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其中457万人选择考研,考研人数比2021年增加80万,增幅21.3%,报考人数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有机构根据近年考研人数预测,2023年报名考研人数或再创新高,考生“上岸”竞争将更加激烈。眼下又到了考研的“冲刺阶段”,记者采访了考研大军中正在备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4个小伙伴,听他们讲述备战考研的那些事。
寻找“研友”:线上线下互相监督
与高考集体复习不一样,考研像是一场孤独且煎熬的“硬仗”。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彩虹(化名)说,高考有老师带,班上复习气氛强;而考研从选学校到复习备考,全程都是一个人,“孤军作战”的感觉会更强烈。
虽然彩虹宿舍里四个人都选择考研,但她并未选择与舍友做“研友”。在她看来,跟考同一学院研究生的舍友一起复习会增加焦虑。“因为专业类似,看到别人复习进度比你快,会增加焦虑感。”因此,彩虹和舍友芋子(化名)默契地没有成为“研友”,每天两人总是前后脚出门复习。但在每晚结束学习后,她们会在宿舍闲聊解压。
漫漫考研路,彩虹在线上和线下分别找了一个“研友”。在决定考研后,她通过校内的一个公众号找到了同校就读理工科的线上“研友”辣椒(化名)。两人虽然同校,却在不同校区,此前也不认识彼此。在互加微信后,两人每天通报彼此的复习进度,每当学不进去的时候,就向对方诉说自己的烦闷。过去大半年来,两人都没有在线下见过面,只通过线上互相监督学习。两人在某APP上创建了自习室,可以看见彼此复习科目的时长。因为调整了参考书,彩虹几乎要重新学一门专业课,她规定自己每天必须学够2小时,而辣椒会每天在线监督彩虹执行。
而在线下,彩虹也找到了同校理工科专业的豆浆(化名)作为“研友”,两人从今年4月起就一直在图书馆作伴复习。彩虹和豆浆发现,在图书馆待得越久,看到的熟悉面孔越多。大家彼此都不知道名字,却都知道对方是考研人。“如果哪天周围的某个人缺席,我还会在脑海中问一遍ta是去哪了?”彩虹笑着说。
竞争激烈:全力以赴只为抵达“星辰大海”
考研,是彩虹的最初梦想。早在读高中的时候她就想着,读完本科继续读研究生深造。不过在大二的时候彩虹曾动摇过,认为不如跳过考研的激烈竞争直接参加工作;但到大三她还是放不下对考研的执念,于是在今年春暖花开的三月,彩虹将考研提上日程。
彩虹介绍,她宿舍几个舍友都一心考研。她要考的专业今年招生20人,有8个保研名额,留给统考的名额只有12个。彩虹表示,该专业去年有312人报名,录取(含保送)人数20人,报录比不到7%。而舍友芋子瞄准的专业去年报录比也不到7%。
虽然报录比低,但也无法阻挡考研人的热情。根据教育部数据,从2011年到2022年,考研人数从151.2万增长到457万人,全国考研的人数年年创新高。有机构推测,报考202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数将超过500万人。
2021年12月25日,暨南大学考场,参加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们有序进入考场。(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考研者众,但彩虹认为,无论其他人考不考,分数线、报录比都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只要全力以赴,熬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就能抵达星辰大海的新生活。”
根据华师《202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增加择业资本、站在更高的求职点”“对专业感兴趣、深入学习”是毕业生升学的主要原因,可见,谋求个人事业发展的更大空间,是很多本科毕业生的升学动力。
彩虹在华师就读的不是师范专业,但她未来的理想职业是当教师。彩虹说,教师对学历的要求颇高,因此研究生学历更有竞争力。为了将来当教师,彩虹今年暑假考完教师资格证的面试后,便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中。
豆浆告诉记者,目前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不少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没有硕士学历,不少岗位都没办法报考,这也是她想先考研再就业的原因。
芋子坦言,研究生算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相对本科生,研究生学历可享受一些城市的人才红利,将来工作接触的圈层可能会更好;而读完硕士学位后,将来还可以继续读博深造。
辣椒则说,其所在专业在本科阶段较难找到心仪工作,于是考研成为大部分同学的选择。他表示,研究生除了找工作相对更有优势外,起薪也会比本科生更高。
重复的生活:常会有“昨日重现”的恍惚感
虽然考研的好处显而易见,但4位受访的考研小伙伴都表示,考研人的生活节奏仿佛“每天都在重复着”。
彩虹每天早晨七时出发去学校图书馆,中午不回宿舍午休,困了就趴在图书馆的桌子上“充电”二三十分钟,晚上一直到图书馆闭馆后才回宿舍。她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过得简单而平凡,不时会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钝感。从备考开始后,彩虹每周只休息一天,这种重复枯燥的日子对她而言也很是煎熬,只有在放暑假的时候她才会给自己多放几天假。不过在最近的备考冲刺阶段,她又“砍掉”了不少休息时间。
芋子每天固定拿出一个下午去图书馆背诵专业课。在往返宿舍的途中,她脑海里也会不断回忆当天背诵的知识;每晚睡前为了加深记忆,她脑海中又会不断回忆这些背诵的内容。这些简单而枯燥的日常片段构成了她考研期间日复一日的生活状态。芋子说,在不断地重复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昨日重现”的恍惚感。图书馆、宿舍、食堂,几乎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在考研过程中,豆浆会常常陷入自我怀疑,并在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中不断徘徊。她坦言,备考的每一天,自己吃饭洗澡都“掐着时间点”进行。“对研究生新生活的憧憬,支撑着我无数个重复又枯燥的日子。”
辣椒则说,备考的每天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有时候一天过去了,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而每天面对的都是一本本厚重的考研资料。”
每当时针指向零点,新的一天如期而至。考研人的一天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每天推着石头向山上前进,到了第二天又推倒重来。为了调节心中的压抑情绪,辣椒每周会看一场电影,彩虹和芋子会相约去逛一次街,豆浆则选择跳街舞放松,为枯燥重复的日子提供新动力。
江苏淮安,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在教室复习。(来源:视觉中国)
克服烦躁情绪:互相扶持 加强锻炼保证复习效率
彩虹表示,自己两门专业课需要背诵和记忆的内容庞杂,有些内容她反复地背诵了一上午也没能记下来,只能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而烦躁,这也是不少考研人时常要面对的时刻。每到这种时刻,她去校园的草坪上散步,迎着和煦的风,听着喜欢的音乐,心情会慢慢松弛下来。
豆浆则从自己较为薄弱的英语科目开始复习,背单词、学语法、刷真题,连去饭堂排队打饭也不错过背单词的机会。她加入了一个线上考研的自习室,能够彼此看到“研友”们每天的学时,其中有的人一天学习时长竟达到16小时。豆浆虽然已经很拼,每天饭后就回到图书馆学习,但她坦言每天16小时仍是她无法企及的。
芋子说,对于文科生而言,背诵是基本功,对那些背了又忘的专业课她会感到焦虑。芋子最快乐和最难过的时刻都出现在对真题答案的时候。“如果答题全对,仿佛人生走向巅峰;如果答题有错,心情便会烦躁,我需要不断地调整情绪。”
理工科的辣椒坦言,像数学题不会就是不会。为了获得更多的解题思路,他只能不停在题海中“遨游”。辣椒形容,考研就像是进入一个“看不完书,写不完题”的黑洞中。
在生活中,这4位考研小伙伴也会当彼此的精神支柱,共同克服烦躁。进入备考后期,为了提高复习效率,辣椒加强了体育锻炼。在彩虹向辣椒倾诉复习效率不高时,他就建议彩虹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保证高效复习而不是持续低效消耗时间。于是彩虹在复习效率低时就去跑步锻炼,运动后心情果然更加愉悦,复习状态更佳。
在芋子和豆浆复习不得劲时,彩虹也将辣椒的运动解压法告知了她们;而在复习方法上,彩虹也将朋友建议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和关键词复习分享给辣椒、豆浆和芋子。此外,他们还会互相分享有趣的解压视频和漫画,隔空互相打气。
四川内江,大学生们在付费自习室内备战考研(来源:视觉中国)
将考研进行到底:“为将来提供更多可能性”
芋子表示,考研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一些原本考研的同学找到大厂实习或是获得了好的工作机会时,心理可能会失衡。”芋子身边的一些同学会在考研和找工作间摇摆,尽管当中的平衡很难把握,但她还是希望专心考研。“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左摇右摆。”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在被真题“虐待”的备考日子里,这句话总给辣椒带来精神动力。他认为,考研复习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只有长期坚持,才可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彩虹说,前些日子保研结果出来,她很羡慕那些保研的同学,对比他们,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无形中增加了彩虹的焦虑,但她在跟保研的外校好友沟通后发现,保研的同学也是付出了三年的努力才拿到理想的结果。“不与别人对比,全力以赴备考,才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彩虹坦言,在考研结束前她不想分散精力找工作。除非考不上研究生,她才会选择去工作。而三个考研伙伴则表示,如果考研失败,还会将考研进行到底。豆浆坦言,她对读研的执念是因为想多读书,“我觉得多读书更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芋子说,虽然竞争激烈,但既然选择了考研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管结果如何,不要被一时的压力压垮。努力有时候不一定尽如人意,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辣椒则说,即使今年考研不成功,明年自己还会再战,为将来择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伟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伟良(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周伟良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