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乳源一六:“镇街提升”让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语音播报

国庆长假第一天,当记者来到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时,只见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奋战,原本脏乱差的镇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自2021年7月以来,该镇实施了“139+美丽圩镇”镇街提升行动。这些项目的建设,既改变了镇区面貌,又提升了镇域的品位,为加快镇域经济和民生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和提速增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六镇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北部,是该县乳桂经济走廊的中心地带,也是乳源农业重镇。近两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把“一个规划、三项整治、九项基础工程”的“139”镇街提升行动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对80多个自然村进行“三清三拆”及人居环境整治,拆除破旧泥砖房6500多间,清拆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拆旧复垦面积12万平方米。同时,改善完善了生产生活设施,打造了“红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奏响了村美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进行曲。

据一六镇党委书记邓良辉介绍,当地结合镇村实际,制定了可行性强、民意性浓、效果性好的方案,采取“党委领导+小组负责+企业融入+居民参与”的同治共建工作机制。经过一年多时间奋战,建设道路约8400平方米,建设挡土墙近390平方米,三线下地3865米,铺设人行道5688平方米,改善房屋外立面近4.9万平方米,还建设了文化广场、安装了排污排水管道等。原来杂乱无章的镇区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农旅特色小镇”。

为改变镇区交通拥堵现状,该镇新规划了路线,新牢固了路基、新砌筑了排污排水管道,新铺设了路面。如在镇区主街道铺设了沥青路面1.6万多平方米。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对主街道路面降坡60厘米解决了雨水倒灌沿街商铺的历史顽疾。改道后的镇街路面平坦宽敞、整洁卫生、整齐美观,过往车辆畅通无阻。该镇一六村的村民陈世明喜悦地说:“在一六镇生活了50多年,第一次行走在沥青路面。没有修路之前,进出难行、不想赶集,修了路之后处处四通八达,赶集的热情越来越高涨!”

该镇为民社区居民罗秀芳说:“街道经过穿衣戴帽,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每当夜幕降临,居民欢声笑语在广场上或唱歌跳舞、或锻炼身体,这一可喜的变化,是在街道整治之后才有的。”

一六镇现有的农贸市场地处低洼地段,且残旧破烂,部分商铺成为危房,市场地面高低不平、垃圾随处丢、污水随地流、秩序杂乱等。每逢圩日,赶集的村民不得不在镇区的公路两边进行交易,临时搭起摊位、撑起遮阳伞、拉起挡棚等,有的村民干脆就把蔬菜、水果、鸡鸭等农产品摆在路边。这既阻碍交通,又造成安全隐患,更影响人流、物流,给农产品流通带来不利因素。该镇一六村、团结村、东粉村等村庄的村民,强烈要求新建一个农贸市场,结束“公路即市场、市场即公路”的历史。

为此,一六镇委、镇政府决心新建农贸市场,让镇辖村庄的村民和镇域周边的村民有个交易的好环境、好场所、好秩序,带动及辐射镇域经济的繁荣发展。经过筹备投入3000多万,于今年7月启动了一六镇农贸市场综合开发项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卫生整洁的农贸市场建设将拔地而起。

“看到市场的总体规划,全镇百姓欢呼雀跃。市场建好后,赶集的群众不再风吹雨淋,还可以繁荣一方经济,为乡村振兴提档加速、扩容提质发挥桥梁作用。”该镇罗屋村村民罗寿华兴高采烈说着。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赖地青、朱观军、李新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