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水塔花上无“水塔”,凤梨园内无“凤梨”,带你探秘有趣的菠萝家族
语音播报

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岭南庭园式植物专类园“凤梨园”里,水塔花、粉菠萝、丽白珊瑚凤梨正开得如火如荼。凤梨科是一个大家族,除了人们熟知的可以吃的“菠萝”,还包括光萼荷属、果子曼属、彩叶凤梨属等,这些来自中南美洲和南美洲的植物,你知道多少?

以上图片由华南国家植物园提供

□ 曲径通幽,小隐隐于凤梨园

或许因为“凤梨”二字太过诱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凤梨园一直受到游客欢迎。还未正式走进门厅,在入口区便看见一株株水塔花以绽放之姿迎接四方宾客,高出叶丛的穗状花序直立,苞片粉红色,朱红色的花冠霸气盛开。

(水塔花属植物)

你也许会觉得它们与平常见到的水塔花不同。其实,在广州最常见的是火炬水塔花,而“水塔花属”其实是个大家庭,原产热带美洲,多数产于巴西,全属约有60个原生种。据华南国家植物园介绍,水塔花属植物大多附生,少数地生。叶莲座式排列,基部合抱成筒状,并以筒内鳞状毛吸收水分。因叶筒内需灌水,故有“水塔”之称。

(水塔花属植物)

游客如果从入口走进花廊,会发现露光浅水池与大门形成对景,手法雅致,曲径通幽。据了解,该园区根据凤梨科植物特性分为旱生区、附生区、半附生区和观赏区配置植物,为凤梨科和其他热带植物的生长和展示提供适合的环境,体现以凤梨为主的热带园林景观。门厅以曲廊与玻璃房连接,使庭园一分为二,内侧是阳生凤梨植物区,外侧是附生凤梨区。

(水塔花属植物)

据了解,改造后的凤梨园保留水池卵石景观,将景墙改造为文化石,镶嵌火山石种植凤梨,以飘逸的软叶刺葵替换原有苏铁,配以火山石滴水景观。甲号玻璃房保留了原有知名的神秘果、墨西哥油梨、夷兰香、金莲木、咖啡等热带植物,片植凤梨科植物,营造热带植物成林、小道藏于林间的效果。植物种类丰富,生长茂盛,行于其中,数尺之外可闻其声不见其人,如同进入南美热带森林。乙号玻璃房则调整了景观格局,遍地砂砾,以地生、气生、附生凤梨植物配以园林小品替换原有肉质植物,行人穿梭沙丘曲行而过,宛若置身于沙漠之中。

(水塔花属植物)

□ 粉红菠萝,炸裂你的少女心

在玻璃房外侧的附生凤梨区,一大片粉菠萝娇艳欲滴,绿色叶子质感较硬,整个“果子”部分呈现完美的“气质粉”。这一观赏凤梨品种有着姑娘们喜爱的色彩,不少游客看到它们都直呼“美得冒泡”“炸裂我的少女心”。

(粉菠萝)

然则粉菠萝非菠萝也,不是所有的“凤梨”都能成为人类的美味佳肴。要知道,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的凤梨科可是一个大科,约有44至46个属,2000余种。而人们爱吃的被俗称为“菠萝”的凤梨,不过只是其中一种而已。

既然不能吃,同样来自凤梨科家族的粉菠萝,自然拥有更“专业”的名字——美叶光萼荷。这种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拥有莲座状叶丛相互套叠成筒状,花葶直立,穗状花序从叶丛中央抽出,密集成阔圆锥状球形花头。因花序粉红美丽,故有“粉红佳人”的美誉。据悉,粉菠萝塔形吸引人眼球的粉红色“花”并非真正的花,其实是粉红色的革质苞片,真正的小花是淡蓝色的。

(粉菠萝)

据华南国家植物园介绍,粉菠萝原产巴西,现今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常作为盆栽或吊盆观赏。此外,凤梨科植物都具有天然“蓄水池”。以粉菠萝为例,基部的叶片紧密叠生,在其基部形成滴水不漏的“水池”。“池水”不但供应植物自身生长,也成为小动物们的“饮水机”,更是一些水生生物的家园。所以大家如果选择在家种植凤梨科植物,要注意防止“水池”的水变臭,建议每半个月左右将水更换一次。

(粉菠萝)

□ 千植千面,观叶观花两相宜

除了外侧的水塔花和粉菠萝,记者在玻璃房内看到丽白珊瑚凤梨也在绽放。虽然与粉菠萝同为光萼荷属,但丽白珊瑚凤梨花如其名,花序自叶丛中抽出,如同珊瑚般奇特多姿,是极为流行的室内盆栽花卉。作为客厅摆设,它既热情又含蓄,而且耐观赏。在常见的园艺品种中,还包括叶背具银白色条纹的银边美叶光萼荷、叶丛多少带点紫红色斑的紫缟光萼荷,以及斑叶光萼荷等。

(艾默光萼荷/徐晔春摄)

凤梨科还包括许多种供室内盆栽观赏的成员,比如果子蔓属和彩叶凤梨属。果子蔓属又名擎天凤梨属、红杯凤梨属、西洋凤梨属,原产南美洲西北部,喜高温高湿和阳光充足环境,共有130种左右。果子蔓属植物的叶基常形成漏斗状的储水筒,可储水防旱,穗状花序高出叶丛,花茎、苍片和基部数枚叶片呈鲜红色。

(同心彩叶凤梨/徐晔春摄)

而彩叶凤梨属又名羞凤梨属、唇凤梨属,共有100多种原生种和6000多种栽培种。和水塔花家族类似,它们莲座状的叶子和筒状的基部可积聚水分,青蛙、昆虫等小生物常常以此为家。此外其叶色多样,叶面上常有花纹或斑点。除了观花,观叶也是不错的选择——花期前后,叶片发红,尤其中心叶片富有光泽,深红色或粉色,鲜艳夺目,极具观赏性。

(彩叶凤梨属植物)

据介绍,凤梨科植物形态多样,叶片姿态优雅且带有美丽的斑纹,花苞艳丽且持久可长达数月,并能适应不良光线、温度和湿度,是室内或光照不足的荫蔽处理想的观赏植物。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