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晚期无法手术,是否还有救命办法?因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少人“谈肝癌色变”。其实,肝癌晚期还真不是走投无路,57岁的何叔(化名)便是一位从死亡线上被拉回来的“幸运儿”。
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副主任周泉波教授团队通过介入联合靶向及免疫的转化治疗,将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转化为可以治愈性手术切除的肝癌,挽救了包括何叔在内的多位晚期肝癌患者生命。
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机会?医生帮他缩小肿瘤
2021年6月,何叔因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右肝多个巨大肿瘤,肿瘤的直径超过30公分,同时合并有大血管的侵犯,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诊断为晚期肝癌,失去手术机会,预期寿命不足半年。
据周泉波教授介绍,接诊后,为患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提出“转化治疗”这一新方法,即先通过介入+免疫+靶向治疗,将肿瘤缩小,同时使正常肝组织增大,待到时机成熟,再予以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经过每月一次的转化治疗,患者状态持续好转,到2022年2月份复查CT,肿瘤总体积已经缩小了一半多,剩余肝脏体积也明显增加。经全院多学科会诊、评估,何叔可以耐受手术,是施以根治性手术的绝佳时机。
第一张:2021年6月,何叔初次就诊CT图像:红色圆圈内为右肝肿瘤,直径超过30厘米,并有多发子灶,伴门静脉右支血管侵犯。
第二张:2022年3月手术前夕复查CT图像:经过转化治疗,右肝肿瘤明显缩小,肿瘤内部分碘油沉积,肿瘤大小约10厘米。左肝体积较前增大。
第三张:2022年7月返院复查CT图像:红色虚线为原右肝肿瘤区域(已切除),余肝脏未见肿瘤复发迹象。
临上手术却退缩?医生帮他解开心结
但是,令所有人费解的是,当周泉波教授告诉何叔“可以手术”的好消息时,他却犹豫了。
经过细心沟通,何叔讲出了自己的心结。原来,他的岳父20年前曾因肝癌做手术,却不幸在手术当天大出血死亡,给他造成巨大心理阴影。
周泉波教授耐心地给何叔讲解了手术机会的难得、手术方式、治疗的利弊及风险。肝癌微创手术能最大可能减少创伤,成熟团队的精细操作和术后管理团队的密切配合可大大降低围手术期风险。
最重要的是,手术机会昙花一现,现有的靶向、免疫治疗已经不能缩小肿瘤,如拖延时间,肿瘤可能“反弹”,届时将再次失去手术机会,后果不堪设想。
2022年3月12日,周教授在腹腔镜微创下切除了何叔右半肝的巨大肝癌,4小时的手术顺利结束,肿瘤大小约13厘米×10厘米×9厘米。术后复查肿瘤指标正常,未见手术的并发症,7天后,何叔顺利出院,并依约定期返院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来巩固疗效巩固疗效。目前,何叔多次复查肝癌常见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均处于正常水平,复查CT未见复发征象。他的精神饮食睡眠良好,体重也增加了不少,生活质量满意。
健康知多D:晚期肝癌怎么治?“转化治疗”是新策略
肝癌发现时往往已发展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据文献报道,晚期肝癌平均寿命不足1年。面对这种难题,国内外学者开辟了晚期肝癌治疗的一个新策略,即肝癌的转化治疗。
目前普遍认为,肝癌的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对于某些中晚期患者,手术切除风险大,根治性切除可能难以实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付志强副教授表示,“转化治疗”旨在将初始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为可切除的肝癌,是中晚期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切除和长期生存的手段之一。
而复杂疑难肝肿瘤手术可以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周泉波主任表示,微创手术创伤小,能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将晚期肝癌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见习记者徐依励、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林伟吟 刘文琴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