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黔合力修灌渠,“山腰田”变“小粮仓”
语音播报

时下正值贵州水稻收获季节,在三都县都江镇达荣村孔荣组的梯田坎上,入眼皆是一片片丰收的景象。其背后有着来自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的相助。

“我们地方山地多,田在山腰上,没有沟渠(管道)水进田就成了难事。只能靠天吃饭,或者租用柴油机到山底河道抽水灌田。”三都县都江镇达荣村第一书记韦伟介绍说。

着眼于此,近年来,粤黔协作三都工作小组调研三都山地农业现况,发现村民租用机器抽水灌溉,既增加了农用支出,更出现土地撂荒的问题。因此,工作小组积极协调各类帮扶资金修筑灌溉水渠或者埋引水管道,用实际行动在田间地头书写粮食安全之笔。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沟渠是粮食的“生命线”。三都典型的水稻种植区域是山地梯田,本就狭窄的田坎上没有多余地块修筑通水沟渠,于是,工作小组因地制宜,完善水利设施,通过掩装成品管道的方式,压缩灌渠占地,让“水利小工程”焕发“灌溉大能量”。

现在引水进田都有了沟渠,也有了管道,只要能种稻的,家家都种上了,稻田养鱼“小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看到农业生产生活大为改善,普安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钱时玲心中喜悦。  

她介绍道,以前燕高村小河三、四组田地平坦都能连片,虽然临河,但是田地都较河床高出一大截,平常灌溉用水都是利用抽水机向河里引水,这70余亩的连片田,每年光租用机器抽水燃油费就是一大笔支出,而且田地之间都是串联在一起,为用水之事还经常引发一些邻里矛盾。

“现在修好水渠,水直接从山上来,原本零零碎碎流入河里的小溪水和山泉水直接汇聚在水渠里,顺流入田。即保粮平安,也促乡邻和谐。”她说。

据悉,近年来,粤黔协作工作组共计协调帮扶资金382.38万元,共计修筑23638米灌溉水渠(管道),覆盖六个乡镇。

如今,汩汩清水滋养一方水土,润泽百姓心田。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金灿灿,条条沟渠护丰收。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 韦旭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瑞琪 通讯员 韦旭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