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新书分享会举行
语音播报

近日,“离散的人,寻着故事回家——阅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新书分享活动于北京举办。古尔纳第一辑5部作品近日国内出版社之际,邀请到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作家邱华栋,学者陆建德与资深出版人冯涛一起畅聊对这位新晋诺奖作家的看法。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


陆建德:古尔纳有叙述的一种精致

活动开始后,陆建德首先对古尔纳作为“坦桑尼亚裔的英国作家”的背景作了简单介绍:“古尔纳让我们看到,每个人背后带着一个沉重的历史包袱,他们要通过记忆改写这个历史,但是历史又太顽固了,时不时又会进入到他们的现实生活里面,他们最终要跟一个相对比较真实的过去的历史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来追求一种更大的对自己的生成。”

随后,冯涛请陆建德对古尔纳作品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评价。陆建德认为,古尔纳是一个非常老练的作家:“我们看他的作品,现在这个篇幅不是特别大,但是他用笔的时候很注意不铺衬,他也注意到叙述的技巧,他在这方面已经是非常老练。我们一般读书的话,假定有一个叙述,比如这个叙述是第一人称‘我’开始的,读者会跟他产生一种亲近感、同理心,但实际上我们千万不能这样,我们一定要跟这个叙述者保持一个清晰的距离。”

“从(作品)数量上讲,他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他一直有叙述的一种精致,而且这种精致会不断给读者提出很多挑战,他挑战什么?有很多东西是蛮难的,我们阅读的过程里要去克服这个难处,但是克服的过程也是读书愉悦的来源。”陆建德如是说。

邱华栋:“他的作品呈现了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连接”

邱华栋则给出了他对于古尔纳作品的阅读建议与看法。他认为,古尔纳的作品呈现了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连接:“从更广大的、开阔的图景来看待,他的十本书基本上是呈现了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一百年来非常复杂的关系。……他基本书写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极其深邃的、痛苦的、复杂的记忆与现实的纠缠和连接。他的十本书里好像一半是写英国这些人的生活,一半是写他的故土甚至是祖先居住地这些人的生活。”


徐则臣:古尔纳写作的两种能力

徐则臣则从文学的单一性,即“深度”,与复杂性,即“广度”,对《天堂》与《海边》两部小说作了对比阅读:“一个作家必须有两种能力,一种是单纯的、尖锐的、陡峭的、锋利的力量,同时还有开阔的、驳杂的、复调的能力。所以我选了这两本。”

徐则臣同时还将古尔纳与库切、奈保尔两位写作题材相似的诺奖作家作了对比。“古尔纳的力量感比库切稍微弱一点,但是他的开阔度——从社会学意义上,一个作家对他的出身、对他的母国,包括对语言的认知——他的主题是比库切要更多元,而且的确呈现的面也更复杂。库切是非常尖锐的,一个小的切口一直往下深挖的作家。但是古尔纳能铺开来,古尔纳作品里面历史的深度和社会面的宽度是胜过库切的。”

冯涛:古尔纳是“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古尔纳作品的阅读体验,冯涛与邱华栋给出了几乎一致的观点,即阅读古尔纳的“陌生感”。冯涛把古尔纳形容为“熟悉的陌生人”:“他感觉就像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当你去开拓我们之前没有看到的文学疆域,你看到的景观可能是完全陌生的,完全新奇的,但是它之所以打动你,肯定还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情感诉求。”   邱华栋同样认同文学所带来的陌生体验的意义:“文学作品带给我们很多陌生的经验,很多陌生的见识,很多陌生的东西。这些陌生的东西会唤起我们自身的生命体验,文学作品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不管这个书写的是哪儿,只要这个人是人,他的经验就是我们的经验,这是很有意思的。”

“对中国读者来讲,古尔纳是一个陌生的,然而充满了吸引力的一个文学大陆和文学的世界,我特别希望中国读者能去亲近他、接触他,去读他的书。”邱华栋建议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