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励志作品出版50周年之际,著名作家、画家、教育家刘墉于近日推出了自己的新书《人生便利店》。自1972年至今,刘墉先后创作出版了几十本励志作品,其中《萤窗小语》《肯定自己》《超越自己》《跨一步就成功》等作品陪伴了“70后”“80后”读者的成长,每一段年少芳华似乎都有一份刘墉的叮嘱和鼓励。
怎样做才能走出人生的迷茫?35岁很多人会失业,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真实存在?全职妈妈最终真的会成为悲剧吗?大龄剩女如何找对象?对刚入职场几年的新人有哪些建议和忠告?新书全面上架之际,刘墉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
刘墉创作生涯50周年的积淀之作
有人说,刘墉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熬制“心灵鸡汤”。他的首部作品《萤窗小语》谈人生、谈成长、谈灵感、谈心态,行文巧思闪烁,睿智豁达。一经出版便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
说起自己的作品——散文、小说、诗歌,甚至剧本,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百多部。刘墉说:情有独钟的,却是记录在小纸条上的手记。“它花费的时间不多,随时随地可以创作......因为那都是被瞬间抓住的灵光,没有雕琢,无须放大。虽然简简单单,却能直指人心。”就像在炎热夏天喝上一罐冰镇可乐,就像在凛冽寒风中吃一碗热腾腾的拉面。
接受本报采访,刘墉回忆了创作生涯的缘起,也袒露了新书之于他的重要意义:“这部作品是他创作生涯50周年的积淀之作。今年5月接力出版社收到了我的新书《萤窗小语2.0》(现书名改为《人生便利店》)的序言。从我23岁写成处女作《萤窗小语》,到现在整整五十年了。我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写《萤窗小语》第一集,其后每年一本,正好在三十岁,完成了第七本。它的畅销鼓励了我继续写作,最终成为专业作家。”
200个温情小故事,200个热门话题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人生启示之书,幽默、温暖、睿智、坦诚也在新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刘墉说:老来的文字当然跟年轻时的不同,因为“世事洞明”,所以多些辛辣和豁达,还可能带点反讽与幽默。如他所言:“个人养护”“婚恋果脯”“处事味素”“行动饮料”……便利店24小时营业,为偶尔迷茫的你提供各种即时性、急需性、小宗烦恼消除服务。
对于这次全新尝试,刘墉表示,它们随时随地被创作而成,甚至在忙碌中有所触动,信手记在小纸条上的,回头整理出来,也常能感到惊艳。这些被瞬间抓住的灵光是几十年人生的沉淀凝结而成,近200个温情小故事,涵盖了近200个热门话题和近200个的处事金句,简简单单,没有雕琢,却能直指人心。目标渺茫、年龄焦虑、恋爱有疑、家庭矛盾、为钱所愁、学历受歧、社交恐惧、晋升瓶颈……随手翻阅处,都能获得实用的建议和温暖的慰藉。
一包“处事味素”,从“社恐”变“社牛”
最近,“社牛”变成了网络上的热词。与之相对应,“社牛”的出现让大批“社恐”浮出水面,传达出当下年轻人的社交焦虑。
据《中国青年报》引用的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对4000多名18—35岁年轻人调研发现,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其中,有52.7%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55.6%的人对自身条件不够自信,38.3%的人将社恐归咎于性格内向。
刘墉列举了眼睛与手机的关系。以前小孩怕跟大人应酬,因为夹在中间很无聊。现在不怕了,可以低头玩手机;以前乘车不知道眼睛看哪儿,现在低头看手机;以前参加派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现在可以低头看手机。能减少尴尬是手机带来的好处。来,咱眼睛对眼睛,这是容量超大的双屏幕!
打工人的续命“行动饮料”
年轻人步入职场,明白以下3个技巧,能帮你少走弯路。实习趁早,经验吃饱。
很多美国学生早早就做实习生,他们知道未来求职需要实习经验。因为学生的努力,逼得教授非进步不可,这样学校与社会才不致脱节,学生才能不在假期荒废时间、放纵自己。
快速回信即尊重。刘墉讲到,他有位朋友最近事业大顺,原因是他得到一位好助理。这位朋友解释说:“我以前接到邮件,除非是急事,否则不会立刻回信。这个助理帮我管理邮件后,就算我们坐在车里,他也边问边帮我们回。”
现在发现,一个人的回信速度,显示了他对人的尊重程度,所以快速回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眼里有活儿。
一个好员工要眼里有活儿,没工作的时候主动开发业务,无愧每一份薪水。
这些人就算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也能突破,他们不会守株待兔,坐以待毙。
2016年5月刘墉在广州与读者合影
对话刘墉:不做虎爸,因为时代变了
一,关于《人生便利店》:
人生不便利,需要光顾人生便利店
广州日报:这次出版的新书让人眼前一亮,诚如您说开了一家“人生便利店”,也是一间2 4小时营业的人生便利店,可以给你的读者谈谈创作的初衷及创意的缘起吗?
刘墉:这本书确实像一家“便利店”,它有八个“货架”,上面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货物”,都是用很精炼的语言创作的。你翻开它,就像走进一家便利店,随便逛一逛,很可能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因为这个时代非常的多元,也是多媒体的时代,一个人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知识的来源也非常多,所以就需要你更加敏感,更能够触类旁通,把不同的东西融合起来,变成你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不想要长篇大论,而是用很简练的语言,做成一个个火种,来点燃大家的灵感。
广州日报:在功能性上,这本书的定位为可以给读者提供心灵自助服务的小书,如何理解“心灵自助服务”?
刘墉:心灵自助服务,这个说法非常好。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其实只能靠我们自己,就像我们生病了要吃药,药是一个助力,让我们的身体产生抗体,帮身体发挥它的复原力,于是有能力对付外来的疾病。我希望这本书里提供的,也正是这样的药材,能够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克服困难,也希望这些药材没什么副作用,量要小但作用要大,所以我常常是用讲小故事的方法,来呈现我要表达的东西。这些故事都很生活化,就像中药多半从自然物中提炼而来,于是比较容易被身体接受,被消化。
二,关于家庭百货:
5G时代,孩子什么都知道,家庭教育须采用开放式亲子互动
广州日报:中秋小长假刚刚结束,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往往抱怨对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力不从心,这部《人生便利店》关于“家庭百货”是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必逛之处,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部分的创作?
刘墉:我写过许多有关教育的书,早年通常是从自己身上出发,孩子的成长给了我很多灵感,后来我发现自己孩子的问题,通常也是大家孩子的问题,自己的焦虑也是天下父母一样的焦虑,于是就一直写下去。当孩子长大了,我则是成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倾听了许多孩子和年轻人的故事,听到很多困惑和问题,同时为他们解答,于是时间久了,累积了很多经验。这本书里谈教育的部分,也是我一路观察、提炼出来的经验。
广州日报:关于你的家庭教育故事,所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一双儿女家庭教育的巨大成功。90后甚至00后也做家长了,结合新书给他们谈谈,是什么样的成长理念使得您频频培育出“别人家的孩子”?
刘墉:何谓“别人家的孩子”?简单讲,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别人的孩子就是比自己的强,但这里面首先是一些错觉。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这个世界总在比来比去,到处都有竞争,但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去比较,而要认知到孩子有他独特的个性,有他与生俱来的才分。他可能遗传了你,也可能遗传了你的另一半,或者他天生就是另一种天才,但需要有伯乐才能发现。我的儿子跟女儿相差了17岁,个性也相差得非常多,所以我分别给他们写的《超越自己》《肯定自己》《做个快乐读书人》这些书,笔触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也是我顺着他们的个性来教育他们,并不是一刀切,做个模板就往里套
所以,与其跟别的孩子比来比去,不如多想想自己孩子身上有什么东西,我能够把它挖掘出来,我来做我孩子的伯乐。不要因为老师讲两句否定的话,或者被人一下子比下去,就觉得自己孩子不行,就否定孩子。家长永远要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来思考,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当然,家里有两个孩子或三个孩子,他们彼此之间也会有竞争,有比较,如果是良性的竞争,那是很好的,但你不要用那个好一点的孩子,来否定看起来差的孩子。
刘墉,记者摄于2009年
广州日报:说起家庭教育,您有很多观点被读者所了解,比如“不做虎爸做弄臣”、“家庭教育不强势,孩子养不成好习惯”等,在抖音等短视频流行的当下,孩子们接受知识似乎更加快捷,往往对家长的教诲嗤之以鼻,当下的家长该如何与孩子们沟通,亲子互动更好?
刘墉:当下的教育跟以前当然是不一样了,以前你可以禁止孩子,这不准看,那不准做!但今天孩子上网什么都看得到,什么都知道。以前教授在台上讲课,十足的权威,但现在你正在台上讲着,学生在下面上网看最新的资料,很可能马上提出另外的想法。所以今天已经不是做虎爸虎妈的时代了,今天是引导的时代,是开拓的时代。
你要为孩子开拓更大的视野,虽然孩子在网上能看到很多,但可以带给他更多的实际体验。就像以前肯尼迪家族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到欧洲参加皇宫贵族那种聚会,我们可能做不到这种程度,但也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去植物园,去参加研讨会,哪怕只是在旁边做听众,也是另一种体验。如果你是在工厂工作,工厂允许的话,你也可以带孩子去车间开开眼界,讲讲一件商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有很多种方式让孩子去体验,所以,今天的教育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你不去打压孩子,禁止孩子,而是去引导他,协助他,亲子互动自然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三,关于“刘墉”:我是一个生活家
广州日报:记得2016年,您赴广东在广州、佛山、阳江三地做巡回演讲和签售新书《爱的密码》《说话的魅力》等,我有专访到您。一晃6年过去了,这6年,大家经历了太多,能否跟你的读者谈谈创作生活等近况?《人生便利店》开张,有计划携新书再次赴广东与你的读者互动交流吗?
刘墉:这两年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明年就是我写作出版的50周年。
我一共写作出版了117本书,在过去50年中,没有任何一年是空白的。有的书畅销,有的书不畅销,但是大家都管我叫畅销作家,那是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比较畅销的,出版社也愿意出比较畅销的书。
但我还有很多工具书和理论书,因为比较冷门,大家不太容易见到。我希望我的读者们除了看我的畅销书,也能看看我在其他领域的耕耘,比如绘画方面。
广州日报:大家都知道,您是励志家、记者、演员、诗人……还是热心的慈善家,捐赠了很多的学校。这些身份中,您最看中的是哪一个身份?
刘墉:我要说,我是一个生活家,我只是在我生活当众去观察,去感悟,然后把我感悟的东西写出来,画出来。
广州日报:《人生便利店》之后,您还有哪些创作计划,方便跟你的读者聊聊吗?
刘墉:有关绘画,我会写一本比较大的书,其中有些文章已经陆续发表。像是我写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已经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书名叫《刘墉带你看宋画》。
当然,比较大众的作品我也继续在写,只要有灵感就会把它写出来,像接力出版社手上有一本《千万别养出个妈宝》,它很好看,但是也很辣,有很多教育的理论,藏在很轻松的笔触之后,希望能很快出版,和大家见面,谢谢!
《人生便利店》
作者:刘墉
接力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通讯员:贾毅奎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