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刘心武|行至耄耋,一起聊聊
语音播报

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设“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专题讲座,一度掀起全民“读红”热;2011年,因热爱续写《红楼梦》,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一书,圈粉无数。

2018年,凭借《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系列,成功俘获“00后”“10后”等一众小粉丝。但除了《红楼梦》,其实更早的一批粉丝和文学爱好者,对这位文学大家的喜爱,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那篇《班主任》。

“生活智慧”两部曲是茅盾文学奖得主刘心武八十岁后的全新作品,也是他步入耄耋之年的人生回忆录。刘心武当过老师,做过编辑,在文坛一鸣惊人,后来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红楼梦》,还与茅盾、冰心、夏志清等老前辈有过交往。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中,刘心武梳理了自己这些年读过的书,从中选取了若干优秀中外作家作品,尤其是那些被埋没的文坛遗珠,一一进行解读。刘心武建议大家多读冷书,读者可以从这本书里挖掘到非常多的宝藏冷门作家。

《世间没有白走的路》则涵盖了刘心武一生的历程。从给予自己爱与启迪的父母,到儿时陪伴自己的保姆、忘年交,从文坛的前辈、至交好友,到生活中认识的司机、电梯工等,刘心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将与他们的点滴故事记录下来,供读者品味。

如今,行至人生耄耋之年,刘心武仍不忘时刻自诫,并真切希望自己这株“老梅花”,能用自己关于生活与读书的深刻感悟,继续为下一代年轻人“报春”。他也从未中断与这个新时代的接轨,电脑打字、新小说写作、录制音频……他不仅从未停止创作,还在不断尝试和年轻一代交流的新方式,积极融入其中。

谈读书,聊人生

如今,刘心武在节目中自述的珍贵人生回忆,由天地出版社天喜文化整理出版为刘心武“生活智慧”两部曲:《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世间没有白走的路》。一本聊“读书”,一本谈“生活”,以纸张和油墨为载体,将刘心武八十载的珍贵人生心路历程展现给大家。其中既有书香弥漫,又饱含人情味和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

刘心武在写作、研红之余,还喜欢去乡野采风。

刘心武“生活智慧”两部曲收录了数篇关于画画的文章,同时每本书还附赠两张刘心武手绘小画卡片。

读书无小事,人生无大事。愿大家都能在这套刘心武先生聊人生的作品中读懂生活百般滋味,收获自在从容的人生。

刘心武绘制的采风插画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

要谈起刘心武的文学创作之路,必然要从他读冷书开始说起。

1958年,16岁的刘心武在北京王府井逛新华书店时,淘到一本冷僻的小说《第四十一》。小说没有去展示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也不同的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

读了这篇小说,少年刘心武有了一些严肃的思考,写了一篇文章投给了杂志社。

没想到稿子登出来了,还上了封面提要。“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文章,编辑给我写信,宣纸竖着写,认为我是饱学之士,请不吝赐稿,后来人家才知道,我是个中学没毕业的学生。”后来,刊物编辑建议他写一些和自己的生活相契合的文章,刘心武此后写了不少散文、随笔。

回望少年,刘心武希望大家从书海中找到契合自己性格、能产生共鸣、不那么流行的书。少年时代的刘心武,阅读了大量作品,而每篇作品都让他产生思考。

青年时期的刘心武

刘心武说,1956年他读到孙犁的《铁木前传》,大受触动,放在以前,他会概括一个主题,但这次却说不出来。“我读到淡淡的哀愁,当时第一次有惆怅感。因此我觉得,读书惆怅是一大进步。”

后来,刘心武写了《桂花飘香》。一个学校门口有好几盆桂花。刘心武写了一个细节:一个幼儿园阿姨,将一批批小孩送到了小学,她路过校门口闻见桂花香,恋恋不舍。“这多少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既快乐也惆怅。”

刘心武表示,在长期阅读中,要让自己惆怅,让自己成为成熟的阅读者。

刘心武绘制的采风插画

世间没有白走的路

谈起文学,刘心武有用不完的热情;谈起自己,他显得从容淡定许多。

刘心武在节目中曾坦言:“我这个人脾气很倔,不参加文坛活动,不喜欢场面上的寒暄,但我跟基层群众的交往非常多。我不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因为我就在生活中,就在人民中。”

刘心武是一位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作家。不管是儿时保姆身上的母性之美,电梯工女孩身上的自信之美,还是恶劣的生活环境下,一根针一样的草芽焕发的自然之美,他都一一记录了下来,把他观察到的生活摊开来给读者看。

这一切,源于他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珍惜当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