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石匠”读懂云冈石窟,这本绘本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语音播报

若是穿越历史风云,走进北魏年间,位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一定是这段历史中的惊艳一笔。前后历经60余年,排除万难,凿石造佛,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的恢弘壮丽、厚重博大,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寻与欣赏。

如何让孩子们更加亲近云冈石窟,传承、了解其背后那些有温度的人文精神,近日出版的文物主题绘本《小石匠:云冈的故事》正致力于此。该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著、插画家李星明绘,从孩子的视角讲述云冈石窟开凿建造历史,以故事形式诠释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该书的发布会上表示,云冈石窟是中外文化交流、碰撞、融合诞生的伟大的艺术宝库,反映出北魏时期真实的社会生活,其背后是一部厚重的中华文明演进史、民族融合发展史和劳动人民创造史。如此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被更多人看见,更需要让孩子们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该书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实地采风、查阅大量史料等,力求每一处细节都符合史实。书中以小石匠的成长故事为主线,向小读者展现了云冈石窟开凿过程、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佛像造像艺术风格变化等历史和文物知识。同时,以最新的云冈学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为支撑,在绘本附页中有专家对于这些知识点的详解。

该书策划人平行小宇宙童书总编王志钧表示,文物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小石匠:云冈的故事》是“制造中国”系列图画书的第一本,接下来还将推出关于敦煌、悬空寺、瓷器等一系列主题绘本。

对话郑岩:

郑岩

历史中“小石匠”的故事藏在石头上

广州日报:这本绘本是如何依据真实的云冈石窟的历史来进行创作的?

郑岩:真实的历史和这本绘本在故事逻辑上是相合的。

绘本表现了两代石匠开凿不同风格的石窟和造像,这两代石匠就对应着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和第二期。由老石匠主持开凿的第一期石窟,被叫做昙曜五窟。这五个大窟是公元460年开始,延续了差不多十五年时间开凿的。我们在故事当中设计的一开始由老石匠和小石匠共同完成的石窟是,云冈石窟第一期规模比较大的19窟。老石匠亲自上手雕刻的,就是19窟的大佛,他完成了关键部位的雕刻,而小石匠就在这个窟里刻了南壁的一些小龛。这些特征与我们在云冈石窟现场所见到的19窟是一致。

《小石匠》内页

小石匠长大后,老石匠向主持工程的人推荐他,单独主持开凿的大洞窟,是云冈石窟第二期的第6窟,它是云冈非常漂亮的一个中心柱窟。这个窟里面的题材相当的丰富,这个窟和19窟非常不一样,是故事中所说的“新样”。首先它不是一个大佛窟,而是在大窟的中心雕凿一个佛塔式的方柱。这样的平面布局,和第一期以大佛像为中心的昙曜五窟非常不同。第6窟造像的风格活泼,是北魏政权文化转型和人们生活变化的反映,也融合了自然的美。

老石匠和小石匠是我们在历史的基础上虚构的人物,我们可以通过作品,来想象他们的存在,把他们从历史中唤醒。这就是扉页上的那句话:“史书没有记下小石匠的名字,但他的故事却留在了石头上。”

广州日报:书中以最新的云冈学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为支撑,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郑岩:例如,书中描写的开凿大窟的步骤所依据的是前几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冈石窟营造工程的研究成果。

云冈石窟开凿的过程,首先是斩山,就是把山的坡面按照直线切下去,然后再水平地开凿洞窟。具体来说,实是从最上方的明窗直接开凿进去的。佛像不是像我们画素描一样,一步步从整体到细部来完成的,因为佛像非常高大,不能一遍一遍地搭架子,而必须从上到下,一次性完成的,也就是它的下部石头还没有减下去的时候,就已经把头部雕刻得非常具体了。

《小石匠》内页

文物题材绘本要符合事实,还要够新鲜

广州日报:《小石匠》作为以文物为中心的绘本,在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重点?

郑岩:文物题材的绘本在图书市场上比较少,题材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首先,我们在学术上是十分较真的,在历史背景、时间线索、物质文化等方面,都要符合历史事实,准确可靠,不能出现硬伤,要经得住业内专家火眼金睛的“检阅”。比如北魏时期,不同身份的人物的服饰是左衽还是右衽,我们就查阅了大量资料,讨论了很久。其次,我们希望绘本提供的文物知识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比如书中两个画面呈现了窟顶上的寺院,这是依据了新近公布的田野发掘报告的信息。

创作团队到云冈石窟采风

另外,我们没有按照类似博物馆讲解的方式来展开,而是创作了一个新鲜感十足的故事。故事中要有历史、考古、艺术这些知识在其中,还要呈现出孩子们在博物馆、文物遗址现场所不能感受到的价值,表现古人奋斗与探索的精神,让整个绘本立体生动起来。在书中,故事围绕老石匠和小石匠两代人开凿石窟的线索来展开,基调比较古朴,容易流于沉闷,所以我们加入了小姑娘“妙朱”,表现她和小石匠之间动人的友情,她也象征着外部世界流光溢彩的变化。

在技术层面,绘本有自己的语言。我作为故事的作者,与整个团队,特别是绘画者,要有彼此的理解。在构思故事时,脑子里同时想着画面。我不是用单一的文字去思考,而需要采取多维的表达方式。这对我是挑战,但也非常有趣。

创作团队工作照

广州日报:如何通过这本绘本传递云冈石窟作为伟大艺术遗产的艺术魅力?

郑岩:在传统的理解中,文物是死的东西,它们静静地呆在博物馆、文化遗址里,与其历史原境相分离,难以让人走近。但小朋友们是正在成长中、有着饱满生命力的群体,如何让他们对文物感兴趣,绘本可以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我们把考古学基于实物材料和文献材料划分的年代序列,理解为社会和人的变化。云冈石窟在考古学上分为三期,它的背后是什么?是历史的变化,是艺术家的生长。正是这些艺术家,用不一样的大脑,指挥着他们的双手,开凿出不同风格的石窟和造像。在故事中,我们云冈石窟高峰时期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想象为两代石匠的关系,他们之间有继承,也有变化,人的变化,呈现为作品的变化。换句话说,一种大历史,落实到了具体的人的身上,这样理解,那些冰冷的石头,就重新获得了生命。

以“制造中国”,让孩子感知双手的意义

广州日报:本书是“制造中国”系列,这个主题有什么含义,这本绘本对于孩子而言的意义是什么?

郑岩:用“制造中国”这个词,我们主要是想强调文化遗产的“创造”以及创造背后的主体——我们中华文明的成果是通过非常具体的人,既包括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包括无数无名的普通人,共同创造的。

《小石匠》内页

这本绘本希望让孩子了解和继承我们的文化传统,体会到文化是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组成的。在当下的数字时代,很多小孩沉迷于游戏,整天抱着手机、平板,被虚拟世界所吸引。我希望他们可以通过这本书,从物质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去理解双手的意义。历史不是游戏,它是千千万万的人通过勇敢积极的奋斗和奉献建立起来的。为什么我们没有给老石匠和小石匠取名字,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一群人,一群用双手创造历史的人。我们借用书中反复出现的“叮叮,当当”的斧凿声来敲击孩子的心灵,希望让他们意识到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正是用双手一点一点造就的,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勇气。书中妙珠带着小石这去看春夏秋冬,看自然万物,也是在呼吁孩子们回归到自然中去,去真实的世界发现自我。

《小石匠:云冈的故事》

 郑岩 著 李星明 绘

 海豚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受访者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李亚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