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寻古探幽 | 探访莲花古城,开启近代海防教育
语音播报


广州番禺莲花山位于珠江口狮子河畔。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岩石,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


在莲花山上有座城池——莲花城。它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教育基地、广州市海防教育基地。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是明、清实施“海禁”的遗迹。莲花城俯瞰狮子洋,地势险要,居高临下,远控虎门,近制狮子洋,素有"广东长城"之称,有“府城捍山”之说。古城墙保存完整、古朴典雅,展厅、营房等展呈丰富。


莲花城位于莲花山第二峰,城的平面略近椭圆形,面积约1400平方米。城墙以石作基础,里外用青砖砌筑,中间填土。高5.66米、厚2.34米。城墙上有垛口和马步道分别用于瞭望和巡逻之用,南、北面各有一石券拱门。城内原有墩台、兵房、马厩等,城外有烽火墩及20门炮位,今已湮没。


莲花城,是清代海防要塞、鸦片战争的历史见证。作为广州保存最完好的城堡式海防要塞,这里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抗压迫和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珍贵文物。

     

番禺区将以莲花城为中心,辐射莲花山、沙路炮台遗址等海防文物史迹点,创新点线结合、点面结合的基地建设模式,将海防文化融入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中,将海防教育融入历史遗址中,以海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内核,激发市民群众寻访古迹、探索历史、增长知识的浓厚兴趣,增强全民海防意识,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林观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林观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