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江:从贫困户到制衣厂老板
语音播报

易地扶贫搬迁是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贫困问题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举措。2015年2020年,贵州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累计建成949个集中安置点截至2022年6月底,搬迁群众已就业41.45万户92.99万人,就业率92.34%,实现了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广州对口帮扶的毕节市、黔南州和安顺市,广州日报记者走访了多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百合街道同康社区在当地是一个面积较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记者见到了多个广黔协作东西部共建就业帮扶车间,在广州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下,这里制衣厂、纸箱厂等不一而足,很多住在社区内的群众实现了家门口上班。

38岁的周国江是社区内一家制衣厂的老板,他本人曾是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6月搬到同康社区。“我在服装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10多年,家里一直很穷,再加上我前几年生过一场大病,当时差不多都要死了,所以才成了贫困户。”周国江告诉记者,他患有胸椎结核,胸椎的骨头发黑坏死,在医院做手术,医生把他坏死的骨头拿下来刮干净,再安回去打上钢钉,才治好了他,但那几颗钢钉,需要永远地钉在周国江的胸椎上,“我当时差不多要趴着四条腿走路了,幸好医生治好了我。”

出院后的周国江不甘贫穷,先是在关岭做婚纱生意,20216月,他和妹妹一起出资十几万元,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下,于同康社区内办了这家制衣厂,招工结束后,制衣厂在去年71日正式营业。

周国江

“我们现在的订单很稳定,专门给上海的一个衣服品牌做代工。有时订单做不完,我还往关岭其他几个制衣厂分订单,大家资源贡献、互利共赢。”周国江介绍,目前制衣厂共有工人15人,其中8个是脱贫监测户,工人都是计件工资,勤快熟练的可以拿到三四千元工资,不熟练的学徒工也有两三千元,“我现在还学会发抖音,都过抖音来招工。”

记者在制衣厂内看到,很多工人都在埋头干活,非常勤劳,有的工人还把孩子带在身旁。广州市花都区驻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干部汤铭坚告诉记者,东西部协作资金对这些就业帮扶车间都会给予很多支持。周国江介绍:“厂里的制衣设备都是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购买的,去年我们企业在创业初期比较困难,东西部协作资金还提供了4万元的启动资金,这对我们工厂是大力的帮助。”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武威、李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武威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武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