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我的十年 | 古迪:“天花板”是自己给自己的,应鼓足勇气去打破
语音播报


人物档案   古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泌尿外科行政副主任,英国皇家医学会注册医生;擅长泌尿系肿瘤的诊疗及机器人手术。

回首这十年来,古迪一直在尝试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在每一次尝试成功之后,他进入了另一片新天地。这期间的每一段经历,都让他更加明晰自己的方向。

赴英行医  鼓足勇气打破自己的“天花板”

2013年,古迪经全国选拔成为首位中华医学会-英国皇家医学会联合培养的泌尿外科医生,通过考核,他成为第一位未在英国接受系统医学教育而获得英国行医执照的中国内地医生,打破了中国内地医生以前很难达到的“天花板”——以往,国内医生前往欧美发达国家进修,通常无法获得执业资格,往往只能在实验室做研究或是收集临床数据


     英国医务人员也紧缺,古迪度过了一段拿一线call机同时又拿二线call机的值班日子,工作很辛苦。


在英国,除了要过语言关,还得适应文化和医疗体系的差异,古迪拿出了十分的努力,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培训,积极和英国同行交流,并以0投诉0纠纷的优异表现完成了所有工作。


     2017年,英国电讯报报道古迪在伦敦进行机器人手术培训。


2017年,他申请到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的工作机会,在与12个来自各国的医生们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机器人专职手术医生,打破了自己头顶的又一个“天花板”。

“‘天花板’是自己给自己的,应鼓足勇气尝试去打破。”古迪坦言,自己能在英国站稳脚跟,是与一代代留英留美的中国学生和中国医生在国际各领域的交流中不断突破自我、合力打破一个又一个的“天花板”息息相关。正是在一代代中国学者和医生的努力下,英国自2012年起开始承认中国的医学学历,逐步承认中国医生的培训经历,“不然我也没办法在英国伦敦和世界各国医生平等竞争。”

学成归国  “我希望帮助到更多的人”

2018年底,古迪已在3家英国的私立医院注册行医,并且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中一年完成2000例门诊的服务和150例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培训,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但我留在英国已经意义不大了。把机器人手术技术学好了,我希望回国能帮助更多的人。”于是,2019年2月,他回到广州,加入了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医一院。


     曾国华教授(左二)带队一起查房。


这里有钟南山院士所开辟的肺部肿瘤筛查的良好平台,也有曾国华教授所创立的国际尿石症联盟所依托的国际化泌尿医学平台。通过几代人接力,广医一院在国际泌尿微创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


     参加义诊。


回国后,古迪借鉴英国社区家庭医生-医院专科医生上下联动的转诊模式,尝试创立有广州特色的社区-医院联合前列腺癌筛查模式。一开始,筛查团队只有3个人,每逢周末,他就带着这个小团队在广州各个社区奔走,免费为社区居民做前列腺癌免费筛查。


     古迪(左二)带团队进社区为居民免费做前列腺健康筛查。


如今,3年过去了,他带领团队已为超过5万名广州市民做免费的公益前列腺健康筛查,及时诊治了400多名前列腺癌患者,将原来患者主动求医的模式,变成了社区和医院主动管理的模式,既节约了医保费用的同时,也可为广州地区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的提高提供一个主动作为的更佳路径。

前列腺癌根治是比较适宜采用机器人手术的病种。2020年,广医一院安装了机器人手术系统,至今,古迪和团队已完成800多台机器人手术,为一位位患者解除病痛。他还把国外的机器人手术技术和前列腺癌诊疗路径与国内专家们交流,并联合国内学者共同翻译了英国泌尿外科基础著作《泌尿系统疾病ABC》,还与国内外泌尿外科专家一起主编了英文出版物《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技术进展》等。

“我很高兴能用更好的技术和更新的诊疗模式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古迪说:“医生是个利他的职业,更容易让我们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前辈已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会继续向他们学习,不断成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实习生马利娟 通讯员茹志娜、韩文青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翁淑贤 实习生马利娟
图/由医院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