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悠悠,河水滔滔。增江河穿城而过,向南汇入东江。在增江河西岸的一座小山坡上,雄伟的雁塔已经镇守荔乡400多年。
四百余年明朝遗韵
雁塔是增城区现存的唯一古塔,位于荔城街城南豸山上,有荔城“华表”之称。它是增城的文化地标,传承千载文脉代代相传,更是很多增城人记忆深处的乡愁,承载万千游子思乡之情。
雁塔掩映于重峦茂林之中,又射影于增江碧波之上。朱砂红、松柏绿、大面积的白,构成了雁塔的主要色调,让雁塔多了一分灵动与清新。
据《增城县志》记载,雁塔在明万历二年(1574年)由进士、福建提学、云南兵备佥、增城县人胡庭兰倡建,至今已有448年历史。
雁塔,平面星八角形,边长2.5米,八角攒尖顶,外观7层,内为9层,楼阁式砖石塔,内部结构为壁内折上式。高32米,向上逐层收分。塔基合和须弥座用红砂岩条石砌筑,基合高1.2米,须弥座高0.8米,各面雕刻祥云、如意和卷草纹饰,古朴秀丽。首层北面开拱门,门高2米,宽0.7米。
石门额镌刻“雁塔”二字,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增城县人周从柬于光绪戊子年(1888年)手书。
其两侧下方各辟一神龛,其余各面隐砌假门。第二层以上每层除了以南北向或东西向对开两门外,剩余六面管作隐砌假门,星拱券状。各层腰檐均以六叠青砖叠涩砌筑,檐面铺瓦。每层檐的四个角上都装饰一只红石狮子,高0.3米,宽0.3米,八个角上均有翘尖倒钩饰物。塔顶为八角攒尖顶葫芦刹。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雁塔经历了一次重修,重修时改变了原貌,仅保留了邑人周从柬所书的“雁塔”石匾。1992年,广州及增城负责文物保护的单位对塔做了巩固和维修。1993年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年间,增城开始有“增城八景”的说法。明崇祯年间,以雁塔为名的“夹江耸塔”入列“增城八景”,至清代初期时,“雁塔啼鸣”入列新“增城八景”,到1991年增城重评“八景”时,雁塔与相邻的增江大桥结合,成为“雁塔长虹”。
文人结庐倡学之所
雁塔因何而建?明庆隆六年(1572年),明穆宗赐胡庭兰(明代学者、抗倭名将)一批银元与绸缎,彼时胡庭兰辞官回乡在凤凰山凤台书院主持讲学,培育增城学子。胡庭兰想起少年时,荔城有识长辈经常提到,城南豸山是县城的重要宝地,如果豸山的高度能与凤凰山相峙,那么荔城的格局就是“双龙戏双珠”。
但山无法升高,要高的话只能建一座高塔。于是,胡庭兰将朝廷赏赐全部用于建塔,之后又建文昌宫、书院于山上,使豸山成为文人雅士结社赋诗、切磋学问和游览休闲的场所。
明清时期,本邑举子参加科考前,必定要到山上来祭祀一番。而它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荔乡学子蟾宫折桂的喜人情景。
将打造成综合性文化场所
豸山环境清幽,江山盛景一览无余,早在雁塔修建之前,就有僧人在此建庙。
2016年12月23日,雁塔寺重建奠基典礼举行。雁塔寺重建项目占地约75亩,主要分为祈福、生态休闲、禅修养生、文化体验四个中心。重建后的雁塔寺,将定位为以雁塔为文化地标,集禅茶休闲养生、市民活动开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场所。
【图文记者 曾文秀】
【编辑 陈美宛】
参考资料:《印记荔城》《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增城市卷》《广东民间故事全书:广州·增城卷》、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