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生暑期走基层②:广州大学“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为“广福豆干”建言献策
语音播报



今年暑假期间,广州大学选派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多名优秀师生组成“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深入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多个行政村,开展了为期数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走访了广福镇豪岭村的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黄荣珍与钟淼德夫妇,并品尝了当地有名的“非遗”美食品牌——“广福豆干”,梅州实践团在调研后积极为当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据广州大学驻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干部兼广育村第一书记廖争荣老师介绍,蕉岭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山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矿产、林业、水利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稳定良好,2014年5月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授予“世界长寿乡”称号。而广福镇位于蕉岭县北端,毗邻福建省岩前镇,因地处广东与福建两省交界,故名“广福”,因而,广福镇也是外地游客选择“脚踏两省(广东、福建)”的必游之地。

“宁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廖争荣告诉记者,广福镇境内主产水稻,盛产烤烟、毛竹、西瓜、金桔、百香果、仙人草(凉粉草)等经济作物,是具有山区特色的“三高”农业镇,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非常适宜种植“广福豆干”的原材料——青皮黄豆,这就为当地农民制作广福豆干奠定了基础。

“广福豆干”的制作技术是蕉岭县县级非遗项目,该项目传承人钟淼德与黄荣珍夫妇告诉记者,广福豆干的制作技术始于清朝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制作历史,是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宝贵制作技艺。据当地史料记载,蕉岭广福四面环山,崎岖难行,食物难以携带保存,客家先民当年南迁并行至闽西边境时,有祖上经营豆腐干小作坊的一家人,以其制作的豆腐干充饥果腹,并渐渐流传开来,到广福一带后,豆干制作技艺被发扬光大,一直流传至今。

钟淼德称,广福豆干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选豆、洗豆、浸豆、磨浆、煮浆、点浆、凝固等七大步骤,完成全部步骤需要十几个小时,1斤豆子约能制成4块豆干。其工艺精细,用料考究,风味独特,口味细腻,老少皆宜,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如今,“广福豆干”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地方特产,产品供不应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广福镇还没有一间专业广福豆干产业的生产工厂企业,现仅有日产1000块广福豆干能力的家庭作坊5家,日产广福豆干300块以上的有16家,日产100块的有30家左右,受传统制作工艺的难度影响,全镇一天生产广福豆干不足6000块。钟淼德告诉记者,广福豆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营养丰富、口感好、食味佳,被称为“素中荤”,广福豆干的吃法多样,可油炸、凉拌、爆炒,亦可当做零食,但令人不满意的是,目前广福豆干的生产保存时间仅为一周时间。

据了解,2013年,广福豆干获评蕉岭县“十大长寿食品”称号,2021年5月被评为蕉岭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生态优势和长寿之乡品牌,广福豆干现已成为蕉岭饮食文化又一张亮丽的新名片。目前,“广福豆干”的口碑名扬在外,每逢广福圩日,广福豆干便吸引大量的其他乡镇群众竞相购买,其主要销售范围分布在周边乡镇及蕉岭县城,也有部分是通过物流快递远销到珠三角城市。

为贯彻落实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对广福豆干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蕉岭县青皮黄豆的种植面积较少,致使广福豆干的原材料供应不足,供需不平衡,导致制作成本增加,效益不高,造成产业发展迟滞,严重制约了广福豆干的产业发展。

梅州实践团调研后认为,广福豆干的生产经营大部分是以家庭作坊式为主,全镇范围内还没有一个集生产、包装、销售的现代化的规范企业,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会造成该产业无法升级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广福豆干且缺少相关史料记载和图片,今后有必要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进一步挖掘广福豆干的文化内涵,保护传承广福豆干制作技艺,对往后全面提高蕉岭饮食文化软实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此,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围绕广福豆干目前存在的不足,积极建言献策。

梅州实践团建议今后要借力政府力量和帮扶单位资源,进一步扩大原材料种植面积,做好非遗技术传承和培训,改善和优化“广福豆干”的生产制作流程,扩大工作作坊规模,提升品牌化和规模化运作。同时要做到多方沟通联系,加强宣传推广销售,做好消费帮扶,搭建好质量保证监督和物流运输平台。此外,要细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比标准,对标完善和提升目前广福豆干申报支撑材料,讲好“广福豆干”的经典故事,争取将“广福豆干”逐级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乃至省级非遗项目。

视频来源:梅州吃货——妆妆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焕阳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方建平、魏永秀、刘涛、梁荣清、张杏、苏浩然、许康敏、黄梓珩、王宇杰、杨永杰、马跃、赖丘平、丘伟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