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咖相约广州 发布过敏原十年流调成果
语音播报

为给过敏性疾病的科学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更多学术证据,2008年中国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研究联盟(CARRAD)启动了第一次全国过敏原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十年后,在2018年中国呼吸系统过敏性疾病研究联盟启动了第二次大规模流调。系统探索了我国十年间室内室外呼吸过敏原致敏状态的变化情况,得到了更新的数据结果。

 

研讨会现场。


此次研究涵盖了我国几乎所有室内和室外主要呼吸道过敏原,观察这些过敏原10年间致敏情况的变化。地域覆盖了我国的中温带地区、暖温带地区、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包括北部、东部、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26个城市,整个研究共纳入了5000多名年龄在5~65岁的过敏患者。

2022年8月12日,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广州,采用线下线上同步的形式,召开了“中国哮喘和/或鼻炎患者主要致敏原十年变化”为主题的研讨会。本次研究所展示的数据,将会极大丰富该领域的知识,加深人们对环境与过敏关系的认知。

 

研讨会现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以《中国过敏性哮喘/鼻炎流行病学十年变化》对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解读。他表示,过去10年中,尘螨仍然是鼻炎和哮喘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在中国哮喘和鼻炎患者中,螨(屋尘螨、粉尘螨和热带螨)、花粉(杨树、豚草和艾蒿)及动物(狗毛)的致敏率显著增加;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家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管理,避免新增过敏原造成对人们健康的困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以《中国过敏性哮喘/鼻炎流行病学十年变化》对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解读。


本次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对环境与过敏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解读和交流,为未来过敏性疾病的科学防控和临床诊疗进一步研究夯实了基础。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刘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