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帮扶馆创新消费帮扶,助推乡村振兴
语音播报

image.png

“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学生通过黄埔帮扶馆助力家乡帮扶产品销售。受访单位供图

湾区时报讯 在黄埔,一群来自“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组成的师生运营团队,在广州开发区援建和对外经济合作局的指导下,通过黄埔区消费帮扶专馆——黄埔帮扶馆,以消费帮扶为抓手,带动贵州黔南、新疆喀什、广东清远等地区50多个村寨5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技能帮扶

托起少数民族学生的梦想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2018年,黄埔区政府、贵州省三都县政府以及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三方共建扶志扶智工程——“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

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从2018年8月起,每年从三都水族自治县招收50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电子商务专业。2021年,新一届“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招生区域扩大至贵州省独山县、长顺县。目前,“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共招收学生175名,他们在广州学习农村电商技术,3年学习期间学费、杂费、住宿费全免,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累计资金投入约980万元。

来自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杨再高,是首届“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一名学生。近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记者在黄埔帮扶馆采访了他,采访内容在中国国际电视台《全球财经》栏目全球播出。

“我家庭比较困难,没有上高中,初中辍学后在流水线上工作。”今年21岁的杨再高坦言,他非常珍惜在“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第一次使用电脑、第一次了解电商知识、第一次帮家乡卖农副产品。”他说。

杨再高从打字开始学起,逐步从一个不懂电脑的内向少年,成长为接受央视采访时侃侃而谈的直播电商达人。“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将来回家乡,对接家乡的农产品,把它们卖出去。”这是杨再高的梦想。

赋能消费帮扶

黄埔帮扶馆上线运营

为进一步促进“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高质量提升,2020年6月,在广州开发区援建和对外经济合作局、黄埔区商务局指导下,黄埔帮扶馆成立,由“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师生团队负责运营,致力于拓展黄埔区对口帮扶合作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及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电商人才。

据悉,黄埔帮扶馆是黄埔区对口帮扶地区农产品集中展示、销售的帮扶专馆,也是广州市消费帮扶专班推荐的帮扶产品采购专馆和广东省总工会“粤工惠购”商城帮扶产品供应商。

“在黄埔帮扶馆实训的那段时间,我们实操店铺运营,对接供应商、平台、物流、消费者,以前不懂运营策略、沟通技巧,也没有什么成本观念、风险把控和服务意识,经过实训后,我们的运营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潘晓优说,她也是首届“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一名学生。

在黄埔帮扶馆实训结束后,潘晓优与杨再高、王应进等一批学生一起回到三都,扎根家乡,成立贵州丰收年电商科技有限公司。在黄埔帮扶馆的帮助下,创建“黔山好物”品牌,实现丰收年公司帮扶产品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形象。截至目前,“黔山好物”品牌的菌菇干货产品销售额已突破200万元。

打造品牌

深入推进消费帮扶

“在粤黔协作工作队、黄埔区派驻清远市连州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组和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们对接超过100家农村合作社及源头企业,馆内展示、销售的产品中,来自水族、苗族、布依族、维吾尔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产品超过60%。”黄埔帮扶馆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黄埔帮扶馆帮助帮扶产品品牌打造,一方面,通过订单采购,推动帮扶产品包装规范化、品质严格化、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帮扶产品的宣传。

黄埔帮扶馆参加、举办各类大型展销活动20余次,参加、组织各类大型直播活动60余次,在各类宣传载体投放广告超过600个点位,助力打造和推广“黔山好物”菌菇、布依妹茶叶、凯香米、水家红酸等帮扶产品品牌,以及新疆坚果、三都菌菇、独山鸡蛋、阳山无花果等一批区域产品品牌。

目前,黄埔帮扶馆已形成线上平台运营项目、年节福利采购服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等线上线下消费帮扶业务体系。线上不断拓展淘宝、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渠道,线下为企事业单位提供“832平台”采购服务、单位食堂食材配送服务、节假日福利品的集中采购、定制化采购、物流配送等。馆内在售产品涵盖粮油米面、牛奶茶饮、水果生鲜、菌类干货、坚果零食、清凉饮料等各大品类,超过150款。

(杜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