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老城,青春作伴②|传承粤剧从青少年抓起
语音播报

举行粤剧研学体验,开展少儿粤剧培训,让孩子们走进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故居学唱粤剧……日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老城市 新活力”广州实践团的师生们,走进广州老城区,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广州在营造粤剧文化氛围、丰富粤剧文化活动、培育少儿粤剧人才等方面做大量工作。

“粤剧+”助传承,保育粤剧之根

少儿粤剧欣赏表演伊始,台上的小演员神采飞扬,一唱一和。近日,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以“粤韵传承”为主题的研学体验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近30组家庭前来体验,在老师的教学下,孩子们争相模仿粤剧的腔调与动作,并踊跃上台学习粤剧的架势。

“因为喜欢,所以不会觉得难,不会觉得累。”活动中,饰演花旦的小演员刘芷欣这样回答。

荔湾,享有“粤艺之乡”的美誉。近年来,在营造粤剧文化氛围、丰富粤剧文化活动、培育少儿粤剧人才等方面,荔湾区做大量工作。2017年,粤剧艺术博物馆建立少儿粤剧培训基地,提供少儿专属粤剧培训课程。从2021年9月底起,粤剧艺术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开设粤剧研学体验课堂,在宣传粤剧文化的同时,为参与课程培训粤剧艺术少儿提供粤剧表演舞台。

此外,为推广粤剧艺术传播,各种形式的粤剧艺术普及活动也走进了校园。例如“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青少年粤剧粤曲大汇演”等“粤剧+校园”的活动,为青少年学习粤剧知识技艺搭建了重要平台,使得粤剧艺术博物馆迸发新活力,带领游客更好寻觅粤剧之根。

少儿粤剧培训负责人唐沛文曾被授予“荔湾粤剧非遗传承人”的称号。谈及开设少儿粤剧培训的初衷,唐沛文说:“希望通过小朋友带动家庭,让家庭带动整个社会,潜移默化地将粤剧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时代发展,粤剧艺术博物馆在原有水乡特色上增添了更多数字人文色彩。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发现,在粤剧展示上,粤剧艺术博物馆打造了数字博物馆,利用VR等数字媒体技术再现经典曲目与精美服饰,配备的音库让游客在参观展览时不仅能“看到”,也能够“听到”,实现多感官体验,更深入地体会粤剧的魅力。

普及粤剧艺术,从青少年抓起

广州市越秀区友爱路20号,是粤剧大师红线女的故居。

不久前,一场以粤剧剧本《刁蛮公主戆驸马》为主要内容的亲子研学活动在此进行。孩子们用稚嫩的粤语腔调表演着粤剧经典曲目,欢声笑语让旧居焕发着新活力。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一边看着孩子们的表演,一边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切。

这次活动由红线女艺术中心培训部部长葛锐娟与广州图书馆馆员宋昀真主持,10组家庭依次参观了红线女旧居,在课堂中学习剧本、开展粤剧知识竞赛,最后亲自穿上戏服、带上戏发,扮演粤剧角色。

来自西关培正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小萱已经是第三次参加粤剧相关活动了。对广州特色非遗文化非常感兴趣的她,在此次课堂中表现踊跃。“我们在学校会学习融入了粤剧经典动作的粤韵操,在音乐课上也会学习粤剧文化。”小萱介绍道。

宋昀真介绍,在红线女艺术中心开展的“粤读剧目”系列活动已经进行到第四期,每期都有不同的剧本解读分享,让不同人群了解不同的粤剧故事。

作为红线女艺术中心培训部部长,葛锐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粤剧艺术“活起来”。亲子研学活动正是其中一项活化举措。她说:“我们需要把一些定格的人物、故事、剧目等等,通过另外的形式让它们活起来。要继续发扬红线女老师的艺术奉献精神,把粤剧普及到青少年当中。”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蔡杰、韩沐笛、张逸媛 实习生:付悦
图由通讯员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