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物“涅槃”记】第十三集|莲花书院:溯岭南文脉 颂南粤先贤

岭南文化自先秦时期萌芽,秦汉时期发展,唐宋时期崭露头角,明代中后期大放异彩,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文化巨擘。这其中便有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明代岭南书院教育,在学界有“北阳明南甘泉”之称的大儒湛若水。据史料记载,湛若水生平简朴,唯有办学时毫不吝啬,一生创办40余所书院。
明嘉靖十五年,70多岁高龄的湛若水在致仕前,倾尽“一二十年俸入”,在家乡娥眉山建起了莲洞书馆,后也称为莲花书院。娥眉山即今南香山,高434米,现为南香山森林公园。
2016年,增城区政府决定重建莲花书院。按考古前置的要求,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了建设前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根据文献资料,考古人员迅速确定书院遗址的大概位置,在大约海拔300米的高度,坐西北向东南。
起初,面对完全被植被掩埋的断壁残垣,人们并没有想到这下面是迄今为止岭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代书院遗址。拾级而上,脚下这些粗石瓦砾,不知哪一块便在四百多年前沁润过书香。
莲花书院依山势而建,呈中轴对称结构,建筑基址分布于两条小溪交汇岬角内人工堆填的五级平台上。第一级平台为书院的门楼;第二、三平台可能为书院的诸生馆;第四平台为书院的讲堂,两侧为翼廊;第五平台为书院的正堂及左右偏堂,两侧为从第四平台延伸而上的翼廊。这些结构与湛若水的《娥眉山莲花洞开创书馆记》的记载完全吻合。
此外,遗址后部山体上,发现一块刻有“海阔天空”四字的巨石。该石恰好位于莲花书院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应当是有意为之,推测是在建设书院时设立的一个位置基准点。
经过考古发掘,书院整体布局保存较好,正堂、偏堂、讲堂、门楼等基址清晰可辨,对研究明代书院的建筑规划及空间布局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鉴于此,增城区政府改变了原有的重建方案,而是遵循“最少干预”的文物保护原则,尽可能地提升遗址的可观赏性,向来访者呈现一个原址原味的明代书院遗址,也多了一处让普通市民近距离认知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
明清两代,岭南地区书院数量不断增加,一度在全国领先,且书院类型多样,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清代,在广州古城的中心,越秀区大、小马站一带,云集了上百家书院,形成了全国罕见的书院群。时至今日,广州仍保留着丰富的书院遗址资源,始建于南宋的玉岩书院、建筑工艺名扬四海的陈氏书院(陈家祠)、戊戌变法策源地邱氏书室(万木草堂)、大革命时期广东党团组织的红色据点“泗濡书院”(杨家祠)。
书香延绵千年不绝,见证着岭南文化厚积薄发的崛起之路。

编导/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栾晓森
文字/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栾晓森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凯珅 栾晓森 陈铭曦 王安蕾 实习生 熊毅
剪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栾晓森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栾晓森
鸣谢:增城区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广州日报
联合出品

王安蕾
更多文章
栾晓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