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古街巷 | 榨粉街,虽无榨粉,却有生活
语音播报

图片

图片


街巷,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也是穿梭于其中的毛细血管
它记录着历史变迁,记录着记忆与回望
越秀一隅,街巷犹在,人情味不改
越秀的榨粉街就是这样一条
满载街坊情感的古街巷


榨粉街位于

越秀区仓边路与德政路之间

贯通豪贤路与中山四路

因清代有多间榨粉店而得名“榨粉街”


图片

图源: 吃喝玩乐IN广州


本期【寻路古街巷】

让我们一起走进低调的榨粉街

寻迹背后沉淀的故事

图片


广州曾有一副以街名串成的对联:
“玉子卖麻,板箱载出新桥市;
黄婆榨粉,担杆挑入后楼房。”


细读这副对联
可知有玉子巷、卖麻街、板箱巷、
新桥市、黄婆栏、榨粉街、
担杆巷、后楼房街数个古街巷
然而在历经岁月变迁后
大部分街巷已被改造或消失——
如在大新路的玉子巷
现变为市三中的运动场
板箱巷民国时被改造成为海珠中路
惟有中山四路的“榨粉街”保留至今


图片
图源: 吃喝玩乐IN广州


那么流传至今的古街巷“榨粉街”
与“榨粉”有关吗?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在清朝,广东地区用“榨”来制作米粉:
将粉团放入压榨机从小孔压出
使其成为条状,再扔进沸水中定型
这一过程被称作“榨粉”


当时这条街开满了榨粉铺
因而得名“榨粉街”


图片
图源: 吃喝玩乐IN广州

图片

街边已无榨粉店,但能看到售卖大米的散摊


但如今的榨粉街已不见榨粉铺
仅300余米的街道也难觅古建筑的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后来陆续建成的民居
以及浓郁的市井气息

图片


榨粉街自古以来

便是一个书香馥郁之地

清末教育家、诗人梁鼎芬

在此曾设广州首家私立公共图书馆


在古代,不少私人藏书家

对自己千辛万苦积聚起来的书籍十分珍惜

轻易借给人,普通百姓更是难得一见


图片

广州越秀榨粉街93号,曾是广州首家私立图书馆


而在宣统二年(1910)

梁鼎芬把在榨粉街93号的

祖传葵霜阁藏书楼改名为“梁祠图书馆”

这就是广州第一间以“图书馆”命名的

私立公共图书馆

附近的平民可以免费入内阅读


梁祠图书馆公开开放时

梁鼎芬还亲定《梁祠图书馆章程》

内有“观书、抄书、借书、读书、捐书”五约

劝人多抄书、多借书;

又主张办馆为公和捐书公藏

提出“今书藏乃一府公物,非一人之私有;

不借不如不藏,不读不如不借”的理论


1919年,梁鼎芬去世后

梁氏后人将六百多柜共两万多册藏书

全部捐给广东省立图书馆(今中山图书馆)


在榨粉街的故事中
还曾出现一位文豪——茅盾


1946年3月
茅盾第二次来到广州
住进了榨粉街北头一间民房


图片
秋冬时节的榨粉街

在此期间,文协粤港分会联合剧协、
作协广东分会还在教育路民众会堂
为他举行了欢迎大会

图片


每天清晨,晨曦微露
便听到环卫工人“刷刷”地清扫街道
城市中心还未完全清醒时
榨粉街已渐渐人声鼎沸——
菜摊老板边出摊摆菜边吆喝
肉铺传来“咚咚”的剁肉声
码放整齐的新鲜瓜果任君挑选
熟识的街坊相遇了,寒暄家长里短
......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里的老街坊们
大多都在这里居住了二三十年
彼此熟识,互相扶持
伊佳汤料铺的老板
十几年前从宁夏来到广州
问他为什么要定居于此,老板说:
“榨粉街物价不高,人情味浓,
在这里做生意很舒服。”

老街榨粉街
依然保有鲜活的特性和气质
蔬菜瓜果的鲜醇气息和邻里的人气沸腾
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市井气息


图片


萦绕在榨粉街的

还有温润的书香气

广州市豪贤中学就坐落于此


图片

藏在榨粉街里的豪贤中学


在榨粉街附近还留有

豪贤路、雅荷塘巷、花香巷等巷名
这里都曾是书院汇聚之地
游走在小巷中,仍能遥想
当年莘莘学子吟诗作赋的盛景

图片


榨粉街,虽无榨粉,却有生活


------------- 推荐阅读✔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部分来源:南方+、信息时报

编辑:吴乐思

校对:贺惠

责编:翟晓雪

编审:詹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