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一周年 | 他们有话说
语音播报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印发。“双减”政策实施已满一年。一年来,广州市各学校积极落实“双减”,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学习和生活均发生明显变化,家长、老师、学校也在适应和改变。

在“双减”落地一周年之际,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校长、老师,回顾学校一年来的有益创新,介绍经验心得。同时,家长和老师也讲述了他们一年来的经历和建议。

“双减”后,学生得到了更多体育锻炼。

课内:

教学创新推进高效课

“双减”政策实施后,广州市多所学校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实现高效课堂、减负提质。

沙面小学提炼出四种基本阅读教学模式,如概念课模式,学生通过“概念”提出问题、阅读、分析、理解,师生交流反馈。还有拓展课模式,学生基于已学知识提出问题,阅读、搜集整理资料,分享交流。

将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不少学校提升课堂效率的途径,从而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实现“减负提质”。沙面小学应用“全景课堂”“作业盒子”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手段采集和分析作业数据,帮助老师进行教学诊断、改进。该校也利用智能教学平台,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推送不同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教学创新也包括作业设计的创新。流花路小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作业进行任务分层、能力分层,设计“基础+拓展作业”;创新作业内容形式,以花式错题集、阅读卡或绘本剧创作等,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此外,还融合不同学科建立整体知识架构,如英语与美术融合,科学与劳动实践融合。

不少学校和老师表示,作业改革方面措施,对学生的影响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循序渐进的。从这一年的变化来看,严控作业总量后,学生有了更充足的睡眠,他们能感受到学生的记忆力有所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课外:

校园生活更丰富多彩

除了教学、作业创新,广州市许多学校也在课后服务方面下足功夫,引入社会力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享受更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如荔湾区青少年宫就与学校协力合作,助力课后服务。据悉,荔湾区青少年宫依据各学校和社区的不同发展需求,平衡匹配教师队伍力量,以点对点形式,与17所中小学、幼儿园和4个社区开展“5+2”课后服务。至今每月服务未成年人达2万人次。

荔湾区青少年宫已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教师专项培训、心理健康讲座等主题活动共17场,服务师生共计8500人次。

荔湾区青少年宫开展的暑期公益研学中的广绣课程(图片来自荔湾区青少年宫公众号)

荔湾区青少年宫主任喻晓伶认为,“双减”后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在课后服务等配套“组合拳”中,“学生们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利于全面与个性化成长。”有家长反馈,课后服务、课后托管极大减轻家庭负担,有家长还向青少年宫表示,有意愿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想通过良性互动,更好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黄埔区则构建“宫+校”深度协作课后服务新范式。为满足学生课外发展需求,大沙地片区、南岗片区和萝岗片区的15所学校,共开设430门课程,包括艺术类、体育类、文化素养类、科技类等课程,设置古琴、中医体验等传统文化课程,以及农耕文化、科普教育等题材的特色研学实践活动课程。

黄埔区还推行了“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菜单式“1+X”普惠性课后服务,实现课后服务课程资源“供给”的差别化与多样化,同时为学生创建“一生一案”学习档案袋,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共享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

老师诉求:

超八成希望建立健全减轻非教学负担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了解“双减”之后,广州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具体变化以及家长、老师的看法,近日,广州日报求学指南工作室开展了线上问卷调查,共收到1646份有效答卷。在调查过程中,不少家长和老师分享了他们对“双减”的建议与困惑。

“双减”之下,教师有何需求与诉求?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受访教师表示希望建立健全减轻非教学负担长效机制。在采访过程中曾有小学教师对记者表示,禁毒宣传、防火安全这些内容在小学的宣传形式以“让孩子给家长一封信”为主,家长签名、接龙,学校建立台账,定期报备宣传情况,这些都归为教师的非教学类任务。“减少形式主义,把更多精力留给教育教学”是不少老师的愿望。

超七成受访教师认为应“合理安排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任务,落实弹性上下班制度”,超六成希望健全课后服务补贴机制。据悉,目前广州大部分学校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课后服务。学校主要负责管理课程质量与学生安全,安排学科老师在基础托管中为学生答疑解惑,支持有能力的教师开设特色课程,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可获一定补贴。但在采访过程中,部分教师指出“目前课后托管补贴发放不及时”。

“‘双减’后,老师的工作量与压力增加了,希望课后服务可以引入更多力量。”一位小学班主任表示,目前尚未落实弹性上下班,自己早上比学生更早到校,看午休、看课后托管,等到最后一位同学离校才能离开,自己被琐碎事务包裹,缺乏休息时间,也缺乏停下来思考与自我提升的时间。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重要的教育场景,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家长上心。”超五成受访教师表示需加强家校沟通,希望家长更理解“双减”内涵。

“双减”后的教学向课堂要效率,面对课堂教学、作业管理和评价标准等环节优化创新的需求,近四成受访教师表示希望提供更多提高教学技能、作业设计、分层练习等方面的能力培训。

此外,有老师提出,正如“双减”后追求学生评价维度的多元化,对老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也应多元化,以实现老师作为育人者的价值最大化。

家长期待:

减量不减质,课程更优质多元

“双减”政策落地一年,家长对其满意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对“双减”后孩子得到更多体育锻炼感到满意。超七成家长对“每天保证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感到满意,占比最多;约五成家长对上课时间以及校内外体育活动时间的明确感到较为满意。

超过1/3受访家长表示,目前校内教学基本满足孩子学习需求。约两成受访家长仍给孩子报了学科类培训。其中约七成家长报班原因为“升学压力大,希望提升成绩”;其次为“身边仍有孩子参加培训班,避免成绩落后”,约占四成。也有家长表示孩子部分学科基础弱,跟不上校内步伐,出于“补差”需求而报培训班。

“教育的真谛应该是因材施教,希望有相应资源,让学有余力和跟不上的同学,都有机会分别培优、补差。”一位家长说道。

在校内课后服务方面,1/3左右受访家长表示课程多元高质量,完全满足个性化需求。有近五成受访家长为孩子报了校外兴趣班,其中主要原因为“校内课后服务课程类型有限,没有孩子想学的课程”。有家长表示孩子才艺水平较高,需专业教练进行高水平训练,加上课后服务时间与自身安排有冲突,因此报名校外兴趣班。有家长认为,校外兴趣班为小班教学,能保证孩子得到更多指导;也有家长表示,孩子周末有时无所事事,报兴趣班是为了做好课余时间安排,丰富生活。

部分家长指出校内基础托管管理不够严格,“希望基础托管不是‘放牛式散养’,老师能利用好这个时间关心和辅导学生的学业。”

相较“双减”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变化?超六成受访家长表示书面作业量明显减少;近半家长表示孩子运动时间多了,体质增强了,学业压力减轻了;近四成表示用于发展兴趣爱好的空余时间多了。书面作业明显减少,有家长担心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针对实践类、项目式作业的逐渐增多,也有家长指出,手抄报、视频打卡等作业数量太多,太“费” 家长。


哪些方面需进一步完善?超四成家长指出,校内教学质量仍有提升空间,校内课后服务质量还需提高;近四成家长希望“建立更多元的教育评价机制”。

“平时增加合理测评”也是不少家长的诉求——“期末了我才知道孩子的数学成绩是D等级,不公布考试试卷和分数,平时又难以了解孩子学业掌握情况,无法查缺补漏。”有家长认为,分数透明化并非“唯分数论”,不必“谈分数色变”,更应鼓励评价多元化,引导孩子正视分数,认识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未来孩子面对分数时也不易“玻璃心”。

观点:

家校需开拓良性互动沟通空间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目的

对于家长认为测评太少,担忧教学质量的现象,来自广州市赖海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彭颖贤老师表示,在小学阶段,不建议家长仅把关注点落在考试方面,应该把评价看作赋能学生成长的途径。更关键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孩子是否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彭颖贤介绍,“双减”之下,学校作业布置的导向是发挥作业育人功能,尊重学生成长的科学规律,鼓励布置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个性化的作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就例如实践性作业是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实践环境,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能够感悟生活,培养能力,融入社会,家长不必因为焦虑而过分追求作业的‘量’,更应注重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综合素养。”

“双减”之下,家校沟通与协同育人尤为重要。学校与家长如何更好共享学生学习进度、成长发展、个性特长等信息?彭颖贤介绍,其所在工作室的经验是打出调查与解惑的“组合拳”。如海珠区宝玉直实验小学搭建家长课堂,为家长提供教育课程资源;在整理分析家长的焦虑与困惑后,多方式向家长解读“双减”政策,让家长明确“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而是要从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长远规划,提高陪伴的质量。

有受访老师表示,一方面,家长需要意识到把学习等同于上课、写作业是在“窄化”学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最终目的;另一方面,建议家校开拓更良性的互动沟通空间,做好信息共享,如在智育方面建立小学低年级学业专项反馈机制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泽楷、林欣潼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欣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