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选派优秀学生组团赴梅州蕉岭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语音播报

从7月21日起,依托"部校共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项目,学院将分期分批选派该院各专业的优秀学生,组成“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赶赴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据悉,该院开展此次暑期实践活动,将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用实际行动对蕉岭县广福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探研和把脉,同时开展电商直播培训和带货、广福镇品牌传播课程思政专项实践等活动,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良方。

连日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首批被选派下乡的优秀学生27人,在该院指导老师方建平、刘涛、魏永秀、梁荣清以及该校驻广福镇帮镇扶村干部兼广育村第一书记廖争荣老师等人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广福镇洪才、广育、豪岭、叶田等村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当地村干部、村民和企业家,了解广福镇实施“一村一品”的布局规划和乡村发展状况。

此外,多名指导老师还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讨今后如何帮助广福镇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从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讲好广福镇的乡村振兴故事。

在活动开展首日,“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主要成员听取了广州地铁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驻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裴敬中有关乡村振兴实施和帮镇扶村的工作经验介绍。据裴敬中介绍,广福镇地处闽粤两省交界,205国道和长深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是广东省对外的窗口、门户和市、县建设粤闽赣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广福镇下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5070人,是广东省首批中心镇、广东省卫生镇和广东省移动支付示范镇。

近三年来,广福镇精心打造省际廊道美丽宜居小镇,按照“提升富裕村、壮大一般村、带动薄弱村”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产业种植、休闲农业、光伏发电等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至2021年底,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全部“清零”,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80%以上。在巩固烤烟、水稻制种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在广育村建成占地15亩的夫妻树食用菌产业园,在叶田村打造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种植+回收+加工+市场”一体化发展路径,2021年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黑木耳、茶树菇、袖珍菇等富硒食用菌种植,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多个,助力乡村振兴,惠及众多群众。

同时积极引导各村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初步形成了广育食用菌、叶田黄金百香果、西山林下灵芝、洪才金桔、留畲木腊、豪岭鹰嘴桃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传统产业与特色农业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形成了高质高效、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据了解,从2018年“部校共建”以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连续5年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先后有77名专任教师带领近400名学生赴广州市对口帮扶的广东梅州、清远,贵州毕节、新疆喀什等地,与国家战略同向而行,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直播电商、红色基因传承、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主题实践,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市级、省级、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的荣誉称号,实践活动被人民网、广州日报、新华网、广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学生的高质量新闻稿件、短视频等作品被新华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央广网、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等媒体刊载;学院还汇编出版了新闻传媒类专业课程思政系列丛书•社会实践系列丛书——《青春在新闻扶贫中闪光》和《新闻学子讲扶贫故事》。

据廖争荣老师介绍,学院今夏将组织师生团队100余人,分别组成“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实践团、“乡村振兴”梅州实践团、“推普帮扶”毕节实践团,分赴广州、梅州和贵州毕节开展“三下乡”活动,其中梅州将分2期进行。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焕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