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走近历史深处的沙飞,广美美术馆新展开幕
语音播报

近日,“现实话语与象征秩序——沙飞摄影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昌岗校区)举行。展期至8月21日。

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省开平人。1930 年代初开始涉足摄影,并逐渐将镜头转向大众现实生活。1937年前后,沙飞分别在广州、桂林举办个人影展。抗战全面爆发后,沙飞以记者的身份游走于山西、河北,后参加八路军。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政治宣传部编辑科及新闻科科长等职,积极组建、培养抗战摄影团队,并形成象征性纪实风格。1942年,由沙飞负责的《晋察冀画报》创刊出版,为战时抗敌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沙飞

公众对沙飞留下的经典影像并不陌生。本次展览希望通过借助沙飞的“眼睛”,跟着沙飞的镜头,探寻20世纪30年代广东现实主义知识分子语境。

沙飞  渔光曲 1935–1936年  摄影

用镜头关注大众现实生活

二十世纪初,报刊、杂志等现代媒体的出现,为文学、艺术事件的诞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共舆论空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沙飞开始涉足摄影,并逐渐将镜头转向大众现实生活。1936年,沙飞决心将摄影作为终生事业并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因拍摄鲁迅与木刻青年、鲁迅葬礼组照而声名鹊起。在策展人何小特看来,身处时代浪潮的沙飞对于文学、新兴木刻和电影戏剧的兴趣都表明了他对现代媒介的敏感,而最终对于摄影的选择又体现了他独特的智慧。

沙飞  鲁迅与青年木刻家  1936年  摄影

展览展出《码头工人》《人力车夫》《辛苦为谁忙》等多幅从1935年末到1936年创作的作品。沙飞在广东家乡时就有拍摄底层百姓生活的习惯。这些照片不少都是当时给上海小型报纸《立报》的投稿作品。对穷苦百姓的关注、口语化的表达和低廉的价格,让这类作品栏目对下层劳动人民很有吸引力,是当时走在“报纸大众化”的先锋。

沙飞  码头工人  1935-1937年  摄影

通过摄影,沙飞的才能得以在现实话语的各类媒介中交流、延伸、扩展。

沙飞  南澳岛第一区全景  1935–1936年  摄影

“在本次展览中,我们试图考古沙飞如何选择摄影的那段历史,特别是他1937年赴晋察冀军区之前在广州、上海等拍摄的‘大众生活’及‘乡土风景’摄影,尝试在历史空间中以另一个角度走近沙飞。”何小特说道。

以“象征秩序”启发主流新闻摄影

自1936年鲁迅系列摄影在新闻报道竞争中得到广泛传播后,沙飞获得名气同时加进了其和艺术界的联系,先后在广州、桂林举办摄影展,并提出摄影宣传武器论,进而在“七七事变”后毅然奔赴晋察冀军区。沙飞先以记者的身份游走于山西、河北,后参加八路军。他凭借其敏锐的感知,从战争的日常中捕捉极富视觉感染力的典型进行摄影。

沙飞  八路军在古长城欢呼胜利  1937年  摄影

在晋察冀军区,沙飞还拍摄了相当数量的戏剧表演摄影,他总是将镜头定格在某个象征性的场景和动作。


沙飞 话剧《母亲》剧照 1940年

“展览借调了广东美术馆将近20件沙飞摄影作品,其中不少是他在晋察冀边区拍的话剧剧照,以此来补充大众对沙飞摄影‘象征性风格’形成的认识。”何小特说道。据介绍,1939 年沙飞为延安摄影家吴印咸的《摄影常识》作序时再次提出了“摄影是一种造型艺术”的观点。这种“造型艺术”性的摄影风格是通过类似设定的场景、姿态,象征战争的正义和组织生活的秩序。1942 年,沙飞通过其负责创办的《晋察冀画报》,使其象征性纪实风格摄影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为战时抗敌宣传做出了重要贡献。沙飞作品所显现出来的强大宣导力影响了晋察冀军区的摄影团队,并启发此后的主流新闻摄影。

沙飞  黄金似的稻穗、黄金似的童年  1939年  摄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