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谈民族歌剧,致敬巾帼英雄!这场声乐讲座“边演边讲”观众爱了
语音播报

7月3日下午,由广州市文化馆与广州歌剧学会联合举办的声乐讲座《“唱”谈民族歌剧,弘扬歌剧中的女性党员形象》在广州市文化馆演艺厅举行。这场声乐讲座通过讲述民族歌剧的故事,聆听旋律动听的经典歌剧曲目,向优秀共产党员致敬。

讲座现场精彩片段——

这场讲座特邀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女高音歌唱家、广州歌剧学会会长段岭主讲,广州歌剧学会的陈铭烁、马金蕊、卢芷莹、方圆圆、赵康、杨敏玲、陈晓君、陶洁、黄卓楠、许嘉芮、刘凤珍等优秀青年演员演唱经典歌剧选曲。讲座吸引了不少热爱艺术的市民报名参加。

大合照

“边演边讲”,展现民族歌剧艺术长廊中的女性党员形象

讲座现场,段岭首先讲述了民族歌剧音乐、演员表演及题材创作特色,“干货”满满。“中国歌剧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中国原创歌剧年产量均维持在十四五部左右,这从世界范围来看都是相当可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歌剧的‘热潮’已成为一种‘常态’。” 段岭说,“当前歌剧创作中凸显出民族化、地域化的倾向。”

主讲人段岭

在中国民族歌剧的艺术长廊中,有一连串闪光的女性党员形象,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观众。讲座现场,段岭和广州歌剧学会的青年演员们,以“边讲边演”的方式,将这些不朽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舞台上。

段岭从2020年广西首演的一部新歌剧《扶贫路上》谈起,该剧以黄文秀为创作原型。

歌剧《扶贫路上》选段《壮乡情》

介绍完黄文秀的感人事迹和《扶贫路上》的艺术特色后,广州歌剧学会的优秀青年演员走上舞台,依次演绎了该剧的选段《壮乡情》《蝴蝶飞》《来不及》《好大的事情在身边》。演员们用动听的歌曲、优美的舞蹈生动再现了黄文秀回到家乡工作、投身扶贫事业的心路历程。黄文秀牺牲后剧中村主任班智瑞演唱的咏叹调《来不及》更是催人泪下。

随后,段岭介绍了2018年12月在济南首演的歌剧《沂蒙山》。该剧以革命根据地沂蒙山为背景,被誉为“民族歌剧创作的新追求”,挖掘真实的革命历史题材,并根据题材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音乐,如《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等,该剧主要人物的核心唱段借鉴了戏曲的板腔体结构。

歌剧《沂蒙山》唱段《沂蒙的女儿》

现场,广州歌剧学会的优秀青年演员陈晓君演唱了剧中女主人公夏荷的唱段《沂蒙的女儿》,既有地域色彩,又富有戏剧张力。

和观众互动,艺术教育普及深入人心

接下来,是首演于20世纪50年代的歌剧《洪湖赤卫队》,剧中韩英和刘闯带领洪湖赤卫队英勇打击敌人的故事,人们很熟悉,一曲《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唱到家喻户晓。

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熟悉的旋律引发了现场观众的互动,台上的优秀演员引吭高歌,台下的观众齐声唱和,情景交融,激情涌动。

随后“边演边讲”的是创作排演于1991年、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经典歌剧之一《党的女儿》。

歌剧《党的女儿》选段《杜鹃花》

现场,青年演员演唱了剧中的《杜鹃花》《天边有颗闪亮的星》等经典选段。其中,青年演员马金蕊演唱的《天边有颗闪亮的星》,唱出了女主人公誓死跟党走的坚定决心,尤其令人动容。

歌剧《党的女儿》选段《天边有颗闪亮的星》

此次讲座压轴的是歌剧《江姐》。该剧首演于20世纪60年代。现场,青年演员刘凤珍演唱了《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是江姐被捕后在狱中所唱的片段,充满力量。

歌剧《江姐》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随后,《绣红旗》的音乐响起,观众和演员一起演唱,婉转的歌声让人潸然泪下。

最后的曲目是全体大合唱《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熟悉感人的歌声回荡在演艺厅。

部分观众走上舞台,和演员们即兴合唱

至此,本次声乐讲座《“唱”谈民族歌剧,弘扬歌剧中的女性党员形象》圆满结束。带着孩子来参加讲座的林女士表示:“这场讲座,既听到了经典民族歌剧及新创歌剧中的故事,又听到了优秀青年演员对剧目片段的生动演唱,还有现场互动。孩子在这样的艺术教育普及活动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我会多带孩子来参加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歌剧学会供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