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控人员:扎根大漠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青春
语音播报

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个测控点号——向阳,在过去被称为“向阳公社”。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个点号历史悠久,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几代人艰苦创业,从无到有,奠定发展根基。新时代向阳测控人继承和发扬“向阳精神”,苦练过硬本领,用青春和汗水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测控人员在工作岗位上

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菜团子

一颗红心向着党——这里是“向阳精神”的发源地。向阳测控点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始建于1970年,因航天任务的测控需求而成立,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壮大,远在千里之外见证着一枚又一枚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

组建初期,自然环境恶劣,条件十分艰苦,走的是浮土路,住的是干打垒,喝的是涝坝水,吃的是“老三样”。向阳人自己动手在老碱窝搞建设。同志们一块一块脱土坯,在博斯腾湖边一车一车割芦苇,从天山深处一根一根伐木料,将向阳一寸一寸盖起来了。

向阳的科技人员张永林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脱土坯、割芦苇、伐木料、盖房子这一件件工作都需要充沛的体力。就算每天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菜团子,只要劳动号子响起来,工作干起来,一切饥饿和劳累就都忘了。”这正是“向阳精神”的真实写照。

向阳人知道什么是苦,他们为什么不怕苦?就是因为他们以点号为家、以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铸就和实践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身居戈壁,志在航天”的向阳精神,就是凭着爱国奉献信念的支撑,由史至今,一茬茬传承,一颗红心向着党。

峥嵘岁月,光辉历程。70年代的向阳,拥有我国第一台数字化雷达和我国唯一一台一百万次的电子计算机,还有一群不怕吃苦、技术精湛的科研技术人员。在执行某任务时,时任中队技师的郭继承同志身患重病,在整机中,他废寝忘食,药也忘了吃,一天一夜不离机房;技师程永发、王静为排除设备故障,连着三天只睡一小时觉,直到排除故障。老一辈向阳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身处测控走廊的关键点位,曾经的“向阳公社”发展至今,凭借光雷遥全面的测控设备,继续在航天战线上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这次任务,我们的图像一定要上央视。”神舟十三号返回任务方案讨论会上,光学设备主管蔺东伟信心满满地说。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光学设备的“一员”,向阳光学担任的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突破黑障区这一关键时段的跟踪任务。

“开始跟踪!”进入设备图像中的小亮点正是神舟十三号返回舱。“手动伺服校正。”设备镜头稳稳跟上了目标。

随着返回舱逐渐接近大气层,图像中的亮点越来越亮并形成拖尾,宛如夜空中的流星。

与此同时,这颗“流星”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的直播画面中。各岗位操作手密切配合,通过不断调整参数保证图像质量。

“跟踪结束!”设备机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刚才都不敢抬头看直播,紧紧盯着操作界面,这画面全国人民都在看,可不能出现一丝的不稳。”伺服操作手顾晏铭笑着说。

扎根大漠为祖国航天事业奉献青春

任务圆满完成的背后,是点号人员的辛勤付出。从任务方案的制定,到岗位操作的磨练,再到应急处置的预想,设备人员反复研究、训练,让任务的各个环节不断优化完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任务实施前一天下午,刮起了严重的沙尘暴,能见度仅有10米。若该天气状态持续,光学设备将无法完成任务。晚饭前,失落写在大家脸上。“虽然光学设备是靠天吃饭,但我始终相信人定胜天!”在该单位负责人黄维伟的动员下,大家恢复了斗志,积极进行设备防护和方案预想,主动协调气象部门共同研判态势,做好了各种情况的应对准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气在任务临近3小时前转好。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下,他们做到了无缺无憾、完胜完美,向全国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作为航天家属,您一人照顾老小辛苦了,感谢你的默默付出。”每到节假日,该单位党组织就会与科技人员家属通一次电话,表达关心慰问。通过电话沟通,家属对大家的工作更支持,大家在得到家人的认可后也更有干劲。

这只是党支部关心关爱,营造和谐氛围一个缩影。“单位的氛围好,工作才能干好,任务才能完成好。”支部书记甘戈这样说。随着向阳影院、家属公寓、室内运动场等暖心工程的建成,直饮机、洗衣机、点歌机的配备,大家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针对任务安排满、工作节奏快的形势,该单位积极组织篮球、羽毛球、台球友谊赛、看电影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

戈壁烽烟五十年,扎根大漠铸神箭。五十载辛苦耕耘,默默奉献,书写辉煌历史。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甘戈、吾钟灵、郑伟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欢欢 通讯员:甘戈、吾钟灵、郑伟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