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古韵浓!广州番禺有座孔氏大宗祠
语音播报

祠堂不单单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象征。它是对家乡血浓于水的感情寄托所在。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番禺区钟村街诜敦村的孔氏大宗祠,近距离感受祠堂文化及其背后蕴含的宗族历史、人文情怀。


每一座宗祠,都是一部浓缩的家族史。祠堂里的陈设、族谱、对联、修祠碑记等,也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辱兴衰。天南圣裔祠又名孔氏大宗祠,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诜敦村人民路挹西大街。据史料记载,该宗祠始建于元朝。2011年1月被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21年3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宗祠为硬山顶,灰塑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砂岩墙基。抬头仰望,大门上悬木匾刻“天南圣裔祠”五字,庄重大气。

走进祠堂内,只见整体装饰丰富多彩,梁、封檐板均雕有栩栩如生的花草、飞禽走兽等吉祥图案,头门两侧墀头有精美的砖雕,头门后檐墙角设有红砂岩神台,头门后天井左右两侧为荷花池。

仪门为面阔三间四柱三楼的牌坊,歇山顶,砖石构筑,明间额枋上施驼峰如意斗栱承托出檐,次间额枋设驼峰如意斗栱承托次楼前檐。牌坊两侧建有青砖墙,各开拱券门通中堂,中堂前为月台。该宗祠后堂内供奉着一尊精美的孔子像,墙上还清楚展示着该族系的分支发展情况,对孔氏文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祠堂保存较好,是诜敦村规模较大、装饰较精美的宗祠建筑之一,对研究番禺古代祠堂文化及装饰艺术的有一定的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加强,对古祠堂的修缮、保护也越来越被重视。“孔氏大宗祠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此后于2002年、2015年多次重修。”诜敦村宗亲会族长孔繁铃告诉记者,“维修工程的经费由政府补助和族人自筹形式支出,主要对祠堂进行补漏、刷油漆翻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蒋蕾蕾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 肖桂来 通讯员  蒋蕾蕾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李波 通讯员 陈国添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