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医卫设施建设迎好消息!何贤纪念医院旧建筑改造项目封顶
语音播报

番禺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迎来好消息!记者今日获悉,番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何贤纪念医院旧建筑改造项目新医技楼6月15日封顶,预计2022年年底竣工投入使用。该院打造智慧绿色型医技楼,已获评省级节能应用示范项目。

该项目落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院高度紧张的医疗空间,改善医院患者就医环境,更好地为番禺区超400万管理服务人口特别是广大妇幼群体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医技楼效果图


螺蛳壳里做道场 旧改跑出加速度

何贤纪念医院旧建筑改造项目是番禺区着力提供优质医疗资源的配套民生工程。何贤纪念医院是区属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位于市桥老城区。近年医院门急诊量177万余人次,出院病人近4万人次,分娩量近万例次,群众医疗保健需求大,但医院业务用房远远未能满意群众需要,现址占地仅有18.6亩,与日益增长的业务量相比,医院的硬件设施条件显得越来越捉襟见肘。

旧建筑改造项目得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领导多次来院调研,区基建办和区卫健局大力协调,医院全体员工积极配合,参建单位用心建设,项目落地开花,自2021年11月开工至今,历时209天,完成主体工程封顶,医疗专项施工、内外装饰装修也在紧张进行。

省级节能应用示范项目 智慧绿色型医院建设

何贤纪念医院旧建筑改造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清河东路2号院本部,在医院原址拆除旧门诊,新建一座7层的医技楼。项目计划拆除面积4606㎡,新建建筑面积10400㎡,改造建筑面积约15223.08平方米。同时对医院旧建筑外立面全面翻新改造,室内功能装修,消防系统改造等,力争2023年投入使用。


院区规划图


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急诊医学科、检验科、超声科、功能科、病理科、血液透析中心、内镜中心/消洗中心、门诊手术中心等科室业务用房。旧改项目施工期间,医院正常开诊。

旧建筑改造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实现医院建筑外立面一体化,获评省级节能应用示范项目。同时建设15层高层电梯,医技楼顶层设玻璃雨棚连廊绿色救治通道,使门急诊、住院部、医技楼各区域实现无障碍对接。

医技楼集中了超声、检验、内镜、病理等核心医技检查,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实现自助预约、手机导诊导航,打造流程更便捷、服务更高效。6-7层设门诊手术室和儿童特色术间,推进日间手术及微创、无痛技术。如胃肠镜、胸腔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有创操作在无痛状态下实施,麻醉师全程管理,更好地保障患者手术舒适安全。利用腔镜操作实现微创化,助力患者快速康复,节省住院时间和费用。


门诊大堂


将积极推动医院异地重建项目

“妇幼健康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扩展新空间。”数据显示,番禺区实际服务人口超400万、常住人口281.83万,平均年龄只有34.2岁。同时,近年来,番禺区人口持续流入并落地安居乐业,显示了番禺作为湾区门户的强大吸引力。

一个年轻的人口高质量增长大区对于妇幼健康服务需求非常迫切。作为番禺辖区内唯一区属妇幼医院,何贤纪念医院义不容辞,“全心全意为辖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妇幼群体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是我们责任。”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何贤纪念医院位于市桥老城区,多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深得群众信赖。但医院业务用房远远未能满意群众需要。何贤纪念医院现址占地仅有18.6亩,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且医院四周均被商住居民楼包围,也不具备扩建的空间,现址已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在完成医院旧建筑改造项目之后,何贤纪念医院将谋求发展新空间,“我们将利用城市旧村改造的机会,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推动医院异地重建项目,破解医院发展瓶颈,引擎驱动医院优质提速发展,更好地满足本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 麦丽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李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李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