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愛的港灣——香港青年訪談錄⑤ | 霍啟剛:每個重要時刻都有國家鼎力支持
语音播报

人物簡介:霍啟剛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副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廣州市南沙文化會執行會長

祝福

我希望在國家這個堅強後盾的支持下,香港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我們一起祝福香港明天會更好。

香港回歸祖國已經25年,歷經25個寒暑,霍啟剛見證了香港在國家的支持下,跨過一個又一個難關: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非典疫情、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他說,每一個重要時刻,總能夠看到國家的身影伴隨着香港,支持着香港。

霍啟剛希望,在國家這個堅強後盾的支持下,香港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不斷推進國家和香港體育事業發展

記得1997年我仍在英國留學,當年我特意跟學校請假,在香港回歸交接儀式前回到香港,與家人一同見證歷史時刻。6月30日晚上,細雨淅瀝,11時許我與嫲嫲(祖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回歸交接儀式直播,英國國旗和舊香港的旗子徐徐降下,象徵著一個多世紀的英國殖民統治在香港正式結束;7月1日零時整,解放軍軍樂團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旗與區旗在樂聲中徐徐升起,兩面旗幟隨風飄揚,不論是現場參與儀式的觀眾還是在電視機前觀看直播的市民,心情都無比激動,感覺猶如親手揭開歷史新一頁。坐在我旁邊的嫲嫲雙眼泛着淚光,強忍着激動的心情輕聲念着:「回歸了,我們回歸了。」

香港回歸以後,我們祖孫三代都專註於國家尤其是香港本土的體育事業發展,我的爺爺、父親和我對香港的體育發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回歸25年來,體育對於國家、對於社會發展的意義一直在變化。

回歸初期,爺爺和父親不斷為北京申辦奧運奔走,在不同的國際體育平台上為國家發聲,爭取其他國家的支持,希望透過舉辦奧運,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的風采和智慧、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的形象和決心。2001年7月,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北京奪得2008奧運主辦權,全國人民走上街頭揮動國旗歡呼雀躍,當時身在北京的我也走到天安門廣場搖旗吶喊。

2008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中華文化風靡全球,外國人紛紛學習使用筷子、來到中國求學及學習中文,我們到外國旅遊,不時能聽到當地人向我們用普通話說道「你好」和「謝謝」。

不久後,北京奧運國家隊金牌運動員訪港,全城氣氛高漲,多場表演門票一票難求,現場座無虛席,香港市民為一睹國家隊運動員的風采而興奮,為國家體育成就而驕傲,濃情盡現。體育於團結社會的作用毋庸置疑,經歷北京奧運後,香港市民的國家認同感產生了新飛躍。

到了我們這一代,國家更重視全民健康、全民參與運動,體育運動對我們的意義不只是精神上團結各界,更重要的是推進健康建設,提高運動的氣氛及氛圍,把我國建設成為真正的「體育強國」。

去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上,中國香港代表隊取得歷來最好的成績,我們的擊劍運動員奪得了香港回歸後的首枚金牌,奧運會場上首次同時奏國歌、升區旗,令香港人無比興奮、無比自豪;同時社會對高水平運動員的關注達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今熱情仍然未有冷卻。

霍啟剛在南沙參加活動。

並船出海 講好中國故事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是國家賦予香港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下新的使命和機遇。這幾年,我們更是迎來文化藝術的「大時代」,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在香港成立,國家藝術基金自2021年起對港澳全面開放,萬眾期待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終於擺上議程,為香港的文化藝術界新發展帶來曙光。

今時今日,香港要發展文化藝術,不僅僅從自身角度出發,而是要從區域的定位,從長遠投資的眼光去考量。因此,一個長遠的文化藝術政策及發展藍圖是必須的,要考慮怎樣幫助業界打造健康發展的跨區域生態圈,為行業人才提供教育途徑並可持續發展,讓他們在文化生態圈內找到出路、有足夠的晉陞發展空間。我們和文化藝術界朋友溝通時,很多業界朋友表示,希望有更多機會能夠進入大灣區,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之中,並船出海,講好中國故事。

回歸25周年,我們正站在一個承前啟後的新的歷史節點,我很期待將成立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以及一個具視野、跨地域的藍圖,能夠釋放本地的創意和潛力,讓年輕人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進一步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讓世界欣賞一個充滿文化活力的中國香港。

霍啟剛參加穗港澳(國際)親子藝術嘉年華活動。

從小漁村到濱海花園,南沙發展速度非常快

廣州日報:您將採取哪些行動,來鼓勵香港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於香港的未來您有哪些展望?

霍啟剛: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是香港發展的新起點,我們正在迎來屬於每一個香港人的大時代。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我非常看好文化藝術和體育事業在香港青年與內地交流中的作用。我期望未來在新一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帶領下,打開香港體育發展新篇章。

在文化方面,在努力提高文化藝術教育質量和人們欣賞水平的同時,我們要協助業界進行數字化轉型。文化藝術的數字化轉型,這是全球的大趨勢。此外,知識產權也是支持文化產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一環。只有保護好知識產權,才可以鼓勵創作者進行創作,並讓更多投資者願意來香港進行知識產權買賣,真正實現文化出海。香港是各類知識產權服務的主要交易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賦予了香港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的定位,這將進一步協助文化藝術實現產業化,讓它成為香港的經濟增長新動力。

廣州日報:您的祖籍是廣州番禺,這些年您也經常來廣州南沙區等地投資興業,您回到故地,感受到了哪些變化?有哪些讓您記憶深刻的事情?

霍啟剛:內地近幾年的發展,不管是商業經濟,還是社會人文,都讓我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我的祖籍是番禺,我的祖父更是深愛着南沙這片熱土。在我的眼中,南沙從原來的一個濱海小漁村,到現在發展成為一個有文化、有活力、有創意的城市濱海花園,發展速度非常快。

近年來南沙也被賦予了眾多新的目標定位: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國際化人才特區等成為了南沙新的代名詞。近期發佈的《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也為南沙今後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做出了清晰的指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後,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政府和人民齊心協力,一邊抗擊疫情,一邊恢復經濟,表現出堅定的信念和默契的配合,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力量。

現在的中國,正通過加深政、企、民之間的連接,擴大內需,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們國家正在把更多不可能變為可能。

策劃:趙東方 余靖
執行:湯新穎 何超
統籌:黃婉華 章虹 溫俊華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武威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