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武:“断亲”只是社会现象,不是一种问题
语音播报

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2022年新年伊始,胡小武带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论文发表,近期这篇论文引起了关注。

“断亲”现象缘何发生?如今的亲缘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的亲缘关系将如何重构?对此,本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胡小武教授。

什么是“断亲”?“断亲”是指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懒于、疏于或不愿意同二代以内的亲戚互动和交往”,简单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的断绝亲戚关系声明。

为了探寻“断亲”现象是否具有普遍性,今年过年期间,胡小武让学生分发了一千多份统计型调查问卷,并有效回收了1200份有效问卷。

在这1200份问卷中,胡小武将问卷分为了6个年龄组,分别为18岁以下、18~25岁、26~30岁、30~40岁、40~50岁以及50岁以上。问卷中共设计两个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分别为“您与亲戚联系频繁程度”以及“您认为您与亲戚交往程度有多深”,以探究青年群体中“断亲”现象的发生比例。“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会引导被调查者,比如对联系的频繁程度进行界定,若每个月或每个季度都有联系,则为‘频繁’或‘经常联系’;半年或一年内联系1~2次,则为‘偶尔联系’,一年以上都没有联系的则为‘基本无联系’。”胡小武解释。

最终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胡小武的猜测。在数据中他发现,年龄大的群体与亲戚的联系程度更为频繁:其中50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有50%的人经常与亲戚联系,40~50岁之间的被调查者有超过66%的人与亲戚“经常联系”;与此同时,在18~25岁、26~30岁、30~40岁的“80后”“90后”青年人中,超过50%的人只是“偶尔与亲戚有联系”,即半年或一年内只联系1~2次;而在18岁以下的被调查者中,63.15%的被调查者已经和亲戚“基本无联系”。


“断亲”并不具备通俗意义上的利弊辩证。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表示:“我一直坚持‘断亲’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问题,它不具备负面功能,也没有造成不稳定社会因素,只是一种可观可感的社会发展的后果。”

在胡小武看来,这种社会后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可预测的:在一个庞大的交通系统上,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乡愁逐渐开始变了形态:学子远赴他乡,商贾走街串巷,游子跨海远洋,人们越走越远,遗落在身后的也就成了故乡。人们为这种情愫不断命名,在“断亲”之前,它被称为“乡愁”。

胡小武告诉记者,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城一代”,他所拥有的乡愁是具象的,与故乡的土地紧密关联,可以被具象化为麦田、山川、牛羊;而对于下一代人来说,脱离了故土的基础,就如同脱离了“原汁原味”,变成了一种抽象意义上的乡愁。尽管相比起“80后”“90后”,“70后”的胡小武拥有更强烈而具体的土地情愫和更紧密的亲缘关系,但如今这位社会学研究者也面临着“断亲”。

由于求学和教书,胡小武远离故乡多年,他逐渐感觉到,在城市社会的推动下,自己似乎正在逐渐放下“游子”的身份,一种新型亲戚关系的现代嬗变正在悄然发生:以与他最亲近的胞妹为例,胡小武与胞妹从小感情深厚,因为工作原因两人相隔两地,一年能够见面的机会不超过三次。大多数时候,胡小武只是在网络上与妹妹家人一同聊天,互相分享孩子们的成长点滴;至于他与其他亲戚之间的联系,如今则更具有明显的“事件型导向”,即对方找他不是为了维系感情,而是为了“办事”。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维护和扩大家庭,往往可以提升家族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孩子和亲戚的关系有的直接指向于‘血缘上的割裂’,有的则是随着互联网发展或地域变迁,让孩子们难以建立情感上的纽带。”胡小武告诉记者,尽管在学术界也有人认为过于重视家庭会造成人的自私或在社会生活中的“裙带关系”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亲缘关系作为生物性的连接和社会性的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总能直接或间接发生作用,“即使亲缘关系已经不再如传统那般,但是人的本体需求仍要求亲缘关系网的存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程依伦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