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变革丨建高地强基层 广东努力提升群众普惠医疗卫生获得感
语音播报

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近年来,广东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建高地、强基层,努力让群众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建医疗高地 提升整体实力

“国外能做的我们要做到,国外不能做的我们也要做到,要努力成为世界呼吸医学的领跑者。”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3月23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坦沙院区参加疑难病症多学科讨论时,对医护团队和年轻学子们说。

3月23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患者查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供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体建设单位之一,旨在打造辐射全国的世界一流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和研究中心。这是广东以建设高水平医院和国际医学中心为引领,提升广东省医疗卫生服务整体实力的一个缩影。

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朱宏介绍,从2018年起,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分批支持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并实施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紧密型帮扶项目,实现全省高水平医院21个地市全覆盖,同时支持呼吸、肾脏病、肿瘤、心血管和精准医学五大国际医学中心建设。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从强化疑难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等五方面着手,打造广东国际精准医学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以强心、健肺、敬老等为主线,推动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向建设世界顶尖肿瘤中心的目标迈进……

强基层 让医疗服务公平可及

高水平医院如何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朱宏介绍,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广东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可及。

4月的一个深夜,家住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的卡车司机黄法平突然腹痛,随即被家人送到家附近的镇中心卫生院接受了急性阑尾炎手术。“看病就在镇上,不仅离家近而且医保报销很实惠,现在医疗技术也可靠。”黄法平说。

蓝塘镇是紫金县的人口大镇,过去,镇中心卫生院条件有限,当地居民需要坐一个小时车到县里或者邻近的惠州市就医。

2020年该院完成升级建设,加挂紫金县第二人民医院的牌子。院长曾钢锋说,目前医院不仅能开展多种传统及腔镜微创手术,肾内科还能开展血液透析。

升级建设整体搬迁后的蓝塘镇中心卫生院。(蓝塘镇中心卫生院供图)

2017年以来,广东实施基层能力提升工程,升级建设47家中心卫生院达到中等规模县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成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改造建设189家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488家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1万间村卫生站。

同时,广东创新提出并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政策,开展“组合拳”引导医疗卫生技术人才下沉基层。

在高水平医院帮扶机制的牵引下,一批医学人才选择留在了基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张晟下沉帮扶后,选择留下担任化州市人民医院院长。他说:“基层更需要我。”

通过对口帮扶,化州市人民医院诊疗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带动当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县域内住院率从前些年的77%左右提升到目前的约87%,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防治结合:努力提供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

2017年以来,广东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如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扩大到70个县(市、区),不仅带动县域基层医疗服务整体提升,而且提升了县镇村一体化慢病医防融合管理能力。

化州市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黄泽红说:“在南方医院的帮扶下,我们持续加强基层慢病筛查系统化相关培训,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构建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更好提升基层群众的健康水平。”截至今年5月,化州已有10万多人完成乙肝免费筛查,对2万多肝病患者进行了分层管理。

化州市医共体总医院联合基层公卫人员下乡为村民送健康。(化州市医共体总医院供图)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广东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77.1岁提高到79.31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1.56/10万下降到10.18/10万,婴儿死亡率从2.64‰下降到2.13‰。

“我们将加快构建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朱宏说。

来源:新华社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