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记录着一个家族的荣耀和家风家训,更是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在番禺区傍江东村的古氏大宗祠内,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亲笔题字的“流芳堂”三个字雄浑有力、端正大气,见证着海瑞与傍江东村古氏明代先祖古文炳之间深厚的友谊,承载着海瑞对傍江东古氏家族的期望与祝愿。
关于流芳堂的来源,据傍江东村党委书记古泉开介绍,古氏明代先祖古文炳曾任浙江县令和广西南岭知府,当时与海瑞同朝为官,两人关系很好。海瑞在古氏大宗祠题字“流芳堂”,并悬挂于中座横樑上。
番禺大龙街傍江东村共有祠堂10间,其中,古氏大宗祠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是该村规模最大、装饰较精美的宗祠建筑,也是番禺区内少数几座大祠堂之一,村内其余祠堂均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近年来,傍江东村深入挖掘传承宗祠文化精髓,对辖区古祠堂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活化利用,使其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傍江东村在逸菴古公祠内设农家书屋,根据村民群众阅读需求不定时增购图书,目前书屋已有爱国主义教育、自然科学、民风民俗等类别书籍800余册,成为群众“文化粮仓”。在逸菴古公祠设老人活动中心,配置桌凳、棋牌、乒乓球桌、健身器材等设施,供村民群众休闲娱乐。
在宏勋古公祠设村民文娱中心,为私伙局琼花艺社的演奏创作主阵地。全面保留、延续古祠堂供奉祭祀、村民议事、婚嫁庆典等功能,在祠堂开展五月拜太公、七夕“七姐诞”、敬老大会等民俗活动,着力打造成群众休闲娱乐聚集地与传统文化传播地,为乡村文化振兴添砖加瓦。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代妮娅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李波 通讯员:代妮娅 谢展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肖桂来 通讯员:代妮娅 谢展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时秀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