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有戏”!家门口的小剧场”首演来了
语音播报

“听说广东也有戏曲,真的吗?”“广东是不是只有粤剧呢?”“广东的戏曲都是使用粤语的吗?”

为宣传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北采茶戏,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在其小剧场开展粤北采茶戏“韶关有戏”文艺惠民系列活动。有关部门将通过粤北采茶戏的展演演出、培训教学、演出观摩、沉浸式体验学习、艺术交流等方式,每月举办该活动(具体演出时间请关注市文广旅体局微信公众号)。

其中,首演活动将于6月10日(本周五)20:00在韶关市浈江中路55号文化大院中心小剧场举行。首演节目丰富,包括采茶歌舞《茶韵飘香》、曲牌对唱《满山竹子叶青青》《茶歌》、粤北采茶小戏《阿三戏公爷》等等代表性剧目。由于中心小剧场座位有限,根据目前疫情防控的要求,每场演出观众控制在120人以内,所以需提前预约(韶关市采茶中心预约电话:8313100)。

据介绍,粤北采茶戏,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是流行于广东粤北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连阳调子等3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汇合,1956年统一称为“粤北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有高矮步、水袖(单筒)、扇子花、手绢等特有的形式。 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2016年,原韶关市采茶剧团更名为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主要任务是负责粤北采茶戏等艺术作品的搜集创作、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组织开展粤北采茶戏的宣传和展演等活动;研究、制定及推广粤北采茶戏艺术示范标准;承担粤北采茶戏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接下来,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传承中心将每月组织演出活动,并将根据不同的观众群体,结合开展相关采茶戏互动环节,增强市民们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了解。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梁杰灵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