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民俗延续百年,猎德这些龙船大有来头
语音播报

扒龙舟是端午节传统习俗,已有上千年历史。天河区猎德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区域水网交错,史称“猎水”的猎德涌从猎德村流过,汇入珠江,恰如“玉带缠腰”。猎德村因对水的亲近,形成了延续百年的龙舟民俗活动。下面,与记者一起探寻猎德龙船的风采吧!

猎德“船王”:
广州首条杉木龙船 赛场夺冠显神威

近日,记者了解到,猎德村的十余条龙船藏在猎德涌龙船塘。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和落实疫情防控,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猎德村今年将暂停龙舟招景活动。

在往年的农历四月初八(起龙日),村内青壮年将埋于河床中的龙船抬起,村民们将其固定在岸边,手持颜料模具,为龙船船身的两边画上漂亮的图案,经过一番“装扮”,开始历时近一个月的扒龙舟活动。

图片

图片杉木龙船

广东省龙狮协会副会长李健民介绍,猎德村现藏有传统龙船约16艘,其中,有“船王”之称的杉木船,是广州市最早的一条杉木龙船,制造于20世纪90年代。这种类型的杉木龙船选料讲究、工艺精湛,一艘在猎德村,另一艘在佛山,时至今日已很难再找到这种材料。

“杉木龙船长约41.8米,可坐68人左右,由于木质较松,杉木龙船入水不易沉,具有轻且快的特点。”猎德龙狮队队长李志峰说。

据了解,杉木龙船专门用于比赛,常活跃于在广州、佛山南海等赛区,仅在赛前和比赛时才启用,凭借着这条杉木龙船,猎德龙舟队屡次获得广州市各大龙舟赛事冠军,还有“兄弟村”也借用此船参加比赛夺得佳绩。

独具特色的猎德龙船:
“红龙”“花龙”“五色龙”

据村民介绍,猎德村有龙母庙、华光庙、天后庙,族人制造不同特色的龙舟——“红龙”“花龙”“五色龙”。在猎德村史馆里,藏着一条袖珍版的猎德“花龙”,加上墙上描绘的猎德红龙、五色龙,展现了极具猎德特色的龙舟类型。

其中,“五色龙”名副其实,船身有着五种颜色,从头到尾分别为红色、蓝色、黄色、金色、绿色。“花龙”也是猎德龙船的特色之一,有一艘猎德“花龙”被收藏在广东省博物馆,是岭南龙舟文化的代表,供来自各地的市民游客欣赏。据了解,花龙长约40余米,龙头脖子细长,头部小巧,上面有鹿角,龙口微张含有宝珠,龙头还挂着粽子,龙须呈黑色。

此外,由于猎德村种植水果历史悠久,有着“水果之乡”的美称,有的龙船上,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猎德的岭南佳果,如荔枝、杨桃、石榴等、茨菇、马蹄、莲藕等水果,还缀有海棠花、莲花等花式。

图片
猎德涌龙船塘停泊着各式龙船(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龙舟传统民俗延续百年

猎德龙舟历史源远流长,扒龙舟由起龙、画花、采青、招景、称景、赛龙、吃龙船饭、吃龙船饼、藏龙、谢龙等一系列内容组成。猎德扒龙舟还成为一项增强村民体质、联络宗亲感情、加强对外联系的重要活动。

图片龙船采青

猎德村改造以来,扒龙舟习俗被完整保留并传承下来,更摒弃“女子不得上龙船”的传统观念,于1998年成立了全省第一支70多人的女子“玫瑰龙舟队”(俗称“凤船”)。猎德龙船发展至今,成为猎德村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

2008年,猎德“花龙”作为岭南民俗文化代表,被请进了广东省博物馆进行展览;2010年,“猎德鼓”在广州亚运开幕式上亮相,被搬上世界舞台,让世人感受别具魅力的猎德民俗文化。2015年,猎德扒龙舟列入广州市第五批非遗名录。

【图文记者 章乔晖】

【编辑 陈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