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龙舟如何“闯世界”?背后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语音播报

端午到,龙舟起!

作为全国龙舟之乡,顺德“开门见水,举步登舟”,龙舟文化氛围浓厚、活跃。自改革开放以来,顺德龙舟屡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体育赛事上斩获佳绩,受到广泛关注。6月3日是端午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中国龙舟高级教练郑家润,了解顺德龙舟“闯世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百里挑一”

农民组建专业队,借来“老龙”训练

顺德龙舟走向世界,要回溯到改革开放之初。今年77岁的郑家润精神矍铄,他是顺德老龙舟人,是顺德龙舟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之一。郑家润早前曾从事过税务工作、当过兵,退役后被安排到顺德体委工作,这为他涉足龙舟领域拉开序幕。

     郑家润

1983年,香港顺德联谊会向顺德政府发出参加第八届国际龙舟赛和“市政杯”赛的邀请,顺德迅速组队。“几十年过去了,但关于龙舟的事情却历历在目。”回想起这段经历,郑家润坦言,“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实际上,组建龙舟队的过程并不容易。郑家润回忆,尽管当时顺德的龙舟氛围活跃,但缺乏专业队。而在政府的支持下,顺德体委排除万难,由郑家润牵头,用三天的时间从800多名青壮年农民中挑选出24人,马上组织集训。顺德区档案馆资料显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支县级龙舟队。

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我近乎‘一头雾水’,场地条件也是‘一片空白’。”郑家润回忆称,当时虽遴选出了队员,但没有龙舟、没有教练、没有资料,更难以说得上技术和经验。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跑,他们在勒流黄连借来了一支老龙舟,晚上住在黄连村委会,平时在北滘三洪奇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集中训练时间仅有24天!

龙舟队选拔出来的队员基本都是农民。作为龙舟队主教练,郑家润提出要加强队员的身体和文化素养,并提出一些“不成文”的规定,例如训练时不能吸烟、不能留长发、不能穿喇叭裤、中午禁止饮酒等。“这些27、28岁的年轻农民队员,平均身高在1.73米,在训练时都很遵守规矩。”郑家润感慨万分。

     顺德龙舟队第一次参加国际赛事(照片据资料图翻拍)


“白手起家”

受田径训练启发,独创“顺德桡法”

丰富的水环境孕育出绵延的龙舟文化。据了解,顺德有文献记载的龙舟竞渡历史可以追溯至明代万历年间。在《顺德县志》(清咸丰民国版)就有“尝观竞渡”的记载。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舟语》也非常详细地记载了龙舟竞渡活动的场景。

改革开放初期,热爱篮球运动的郑家润“半路出家”带起了龙舟队,起初,他坦言“压力山大”。在他看来,龙舟运动要遵循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让顺德龙舟在国际赛事上脱颖而出。为此,对体育运动深有研究的郑家润,在田径运动的训练中受到启发,将之“嫁接”到龙舟训练当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田径和龙舟,同样是短距离运动,跑步有步伐和步频、挥动的桨也有桨距和桨频,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郑家润告诉记者,按照这种方法训练,顺德龙舟队进步很快。

     中国男女龙舟队(顺德)荣获首届世界赛七项冠军(照片据资料图翻拍)

优异的成绩也印证了这一训练方法的有效。1983年,顺德男子龙舟队赴中国香港参加国际性赛事,一举拿下了第八届国际龙舟赛和“市政杯”赛的两项冠军,终点冲刺时,顺德队的龙舟比满载专业选手的美国队快了大半个船身。1985年,顺德组建女子龙舟队,赴湖北宜昌参加全国第二届“屈原杯”竞赛,夺得冠军,打破千年来女子不划龙舟的惯例。自此,龙舟赛成为顺德群众体育的主项,并在国内外比赛中屡获佳绩。

事后,郑家润对这种训练方法进行了提炼和总结。他通过运用力学、运动学原理创造出一套把传统龙舟和现代赛艇技术融为一体的“坐、握、划、距、角、深、力、齐”的“八字法”,并形成论文——这种独特的龙舟法被世界龙舟界称为“顺德法”。

在龙舟运动史上,顺德健儿功绩彪炳、闪亮夺目!顺德龙舟,赛龙夺锦,享誉世界。在顺德龙舟界的持续努力下,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龙舟协会授予顺德“全国龙舟之乡”称号。近年来,顺德龙舟队多次代表国家和广东省参加世界、全国性比赛,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赛冠军。

     顺德龙舟奋楫争先

“龙舟扒得快,明年好世界!”在龙舟精神的激励下,改革开放以来,被誉为“广东四小虎”“改革先锋”的顺德在多个领域开创先例、创造佳绩,凸显了“顺德制造”“顺德品牌”“顺德精神”的内涵。如今,顺德已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市辖区百强榜之首。

“百战不殆”

龙舟精神薪火推动城市发展

我童年嬉水蕉躯敢为先。”在郑家润家中陈列着一件由他设计的大型龙舟主题的木雕艺术品。据其介绍,他把自己小时候在河与小伙伴们“扒蕉身”(划蕉树干)的经历、顺德龙舟奋勇拼搏的场面、顺德水乡的原始样貌等表现在作品里。更耐人寻味的是,他把自己在龙舟领域的经历,写在《抒怀三首》的自创诗里,这首诗同样刻在了这块木雕作品上。

顺德龙舟驰骋全国、世界大赛,成绩优异,这背后离不开龙舟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顺德龙舟走向世界靠的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的努力和荣誉。”在郑家润看来,这背后离不开政府、领导、群众、乡亲的支持以及队员们顽强拼搏的精神。他总结龙舟精神为“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力争上游、敢为天下先”,顺德人无论是在龙舟竞技,还是在其他领域,都在这种精神力量的鼓舞下奋力前进。

     顺德乐从龙舟队奋力争先(资料图)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一直十分重视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组建专业龙舟队开始,顺德龙舟队从无到有,从一鸣惊人到持续创造佳绩,龙舟精神在岭南水乡薪火相传。郑家润建议,顺德龙舟队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形成梯队发展态势;民间项目在保留传统的同时,要逐步与国际比赛规则接轨;同时,结合顺德区当前“以水兴城”战略推动龙舟运动、龙舟文化全面振兴。

当前,顺德区非常重视龙舟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记者从顺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自2021年9月顺德开设龙舟教练员培训班以来,目前已有43名龙舟裁判员通过考核持证上岗。该局体育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教练员、裁判员培训,有助于吸引、推动更多群众参与龙舟运动,而科学掌握龙舟运动技巧、公正评判龙舟运动水平,有利于促进龙舟运动健儿身体健康,提升竞技水平,同时有助于发扬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顺德龙舟精神。

2021年,《振兴顺德龙舟“五个一”两年行动计划》“出炉”,其中包括打造一个知名赛事品牌,一流顶尖训练基地、一套创新技术标准、一批特色龙舟阵地、一张鲜明城市名片。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中。顺德区全面推动龙舟体育的振兴发展与龙舟文化的传承发扬,为持续擦亮“全国龙舟之乡”金字招牌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乐从龙舟新演绎,“王者之师”为龙舟之乡探新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名润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枫、刘鹏飞、王名润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霍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