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盐”观“色”修文物|修复“技艺”:要科学地进行批判和继承
语音播报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广东省博物馆专门从事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部门,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文物医院”。

“光学成像”“材料与色彩”“红外与拉曼”“扫描电镜”“X荧光与X衍射”“物理与化学”等听起来似乎与文物修复不甚相关的“科室名”,如今却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广州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殊重要地位,在传世文物方面,这里有非常丰富的外销艺术品,这也是我们特色。”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主任张欢说,这些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艺、风格有中国也有国外的,具有中外结合的特征,把这些问题搞清楚,才能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修复。

他还介绍说,广东高温、高湿的气候对文物是不利的。研究这种环境跟文物的关系,怎么来预防性的保护文物,也是我们的关注的。

他认为,仅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修复,看起来似乎修好了,但这还不够,还要看修复方法有没有副作用,也就是说文物修复,不仅要有效,还得安全。

文物修复的发展需要科学地对传统工艺进行批判和继承。优秀的、可靠的传统工艺,应该继承,但是,如果一些工艺对文物保存有明确的不利影响,就要考虑改进和发展,寻求更加妥善的替代方法。比如中国书画装裱技艺,是优秀的传统技艺,在书画的保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以往的有些做法也存在问题,比使用的胶矾水,其中的明矾,其本身对纸张长期保存就是一个不利的因素,所以,不能为了装裱好看或者简单地要保留传统工艺就把它加进去。

“就像医生治病,要对病人的病情有全面了解和准确的诊断,对治疗方案有可靠的评估,不管是手术还是用药,既要确保有效,更要确保安全。我们文物医生的‘病人’就是文物。正如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件文物也都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张欢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栾晓森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