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盐”观“色”修文物|文物“观察”:扫描电子显微52万倍达纳米级别
语音播报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广东省博物馆专门从事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部门,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文物医院”。

“光学成像”“材料与色彩”“红外与拉曼”“扫描电镜”“X荧光与X衍射”“物理与化学”等听起来似乎与文物修复不甚相关的“科室名”,如今却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肉眼看起来光滑对称的蝴蝶翅膀,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下,也是会呈现出不规则的一面的。”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馆员刘晓清介绍说,扫描电镜成像可以放大到52万倍,达到纳米级别,能够对于器物有着更加细致的观察的和分析。

她举例说,有些器物经过海水的侵蚀,肉眼看不出来,但是通过扫描电镜的放大,就可以一清二楚地呈现在眼前。

此外,如“南澳Ⅰ号”出水文物上的凝结物,附着的海洋生物大多是藤壶、珊瑚虫一类,主要就是含钙类物质,通过元素的分析就可以基本确定这些钙类是属于瓷器上的凝结物。海水盐分里的氯元素对于陶瓷的釉层破坏是很大的,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文物都适合溶液浸泡出盐分,所以离子色谱仪会受到一定的局限,这时使用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很微观的结晶盐,结合能谱的氯元素判定是否仍存在对文物有破坏性的盐分。

“在‘南海Ⅰ号’的海泥里,肉眼并不能观察很细微的毛发”刘晓清说,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我们看到有和动物蛋白一样直径和结构的有机毛发,这在判定未知物的时候起到很大的帮助。

某一种仪器也只能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突出的作用,文物保护还需要多种仪器的相互配合。“如扫描电镜能谱只能确定是什么元素,至于这种物质的结构,就需要借助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栾晓森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