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粤博“修文物”|申翔鹏:破碎陶片经修复还原历史面貌
语音播报

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文物修复有一套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修复工作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文物修复师需要有足够的毅力与耐心。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修复师们,通过一代代的接续努力,才让文物以它优美且真实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生命转瞬即逝,而文物的“生命”,则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不断延续。

两根细细的竹制牙签,一把软软的毛刷,就成了申翔鹏清理出手中陶片最重要的工具。他双手带上蓝色的手套,一只手托着破碎的陶片,用洁净的毛刷轻轻地清理着陶片上的泥土,当毛刷已经几乎扫不下泥土后,他自己右手的蓝色手套脱下,轻轻地捏住牙签,然后又开始了更加精细地清理工作。

“我主要从事的是无机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当年高中毕业后去乌克兰国立艺术与建筑大学留学,学的是雕塑与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主要学习陶瓷器、青铜器修复,也有雕塑、水彩、油画等课程。” 广东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修复师申翔鹏说,无机质文物主要包括了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等。“我手上的陶片就属于无机质文物,现在进行的步骤是清理。”

他介绍说,在进行修复前,需要根据文物病害现状制定保护修复方案,经过论证和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修复。“像我手中这件陶器碎片,由于之前曾被粘接修复过,残留了一些胶,需将这些胶清除干净后再重新进行粘接补配。”他告诉记者,粘接之后的补配随色,要遵从“远观一致,近看有别”的原则,观众在展柜外远看文物时是外观协调一致的“完整器”,当近距离观看时,修复过的区域又与文物本体有细微区别。”

七八片已经破碎的陶片,又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他介绍说,虽然现在只看到破碎的碎片,但经过预拼接可以看出它实际上是一个汉代的陶井,是随葬品,这件陶井文物可以反应出当时的生活与风俗习惯,井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设施,由于当时墓葬习俗原因,所以大多数随葬品都是仿造当时人们在生活中所用到的器物,因此,陶井就作为随葬品出现在了墓中。

“我们国家历史悠久,祖辈们留下很多文物瑰宝,我们修复师的责任就是‘医治’好这些宝贝,另恢复其历史面貌。”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栾晓森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