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盐”观“色”修文物|文物“色彩”:从“肉眼观察”到“精确测配色”
语音播报

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是广东省博物馆专门从事文物藏品保护修复和相关科学研究的部门,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文物医院”。

“光学成像”“材料与色彩”“红外与拉曼”“扫描电镜”“X荧光与X衍射”“物理与化学”等听起来似乎与文物修复不甚相关的“科室名”,如今却在文物修复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于文物的修复,颜色是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经常会遇到颜色修复的问题。”文物保护科技中心馆员宋薇说。

由于文物颜色的原料、配比、工艺等差别,再加之长期自然老化,人们看到文物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彩特征,“目前颜色修复工作,大多是修复师依靠肉眼观察,结合经验进行手工配色。”但是,仅仅依靠人工经验难以精确把控原料配比、着色力、遮盖力、粗细度、均匀性等指标,其中任何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最终配色的偏差。

宋薇说,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通常要求修复部位与文物整体“远看一致,近看有别”。为了控制这个“度”,我们尝试通过精确测色仪器结合计算系统来辅助我们进行测配色。

“所以,观众观看展览时看到是一个‘完整’的器物,近距离观察时就可能发现哪里进行过修复。”她补充。

宋薇告诉记者,除了修复中需要测色外,我们还需要对文物色彩的进行跟踪监测。“一些文物,它的色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一些色彩的变化。”我们需要及时发现细微的变化,尽早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栾晓森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