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永华艺术馆 看“纸藏岁月——广州百年信物陈列展”
语音播报

5月25日,“纸藏岁月——广州百年信物陈列展”在广州永华艺术馆启幕。230余件近代广州信物原件,涵盖20世纪初老信封、家书、影像、明信片等展品,为我们展现出“手机之前的年代”里,鸿雁传书的微妙情感。

主办方介绍,是次展览为近期国内最大规模的以广州近代老信封为专题的展览。展品均是邮史研究学者、收藏家、中山大学校友张益茂先生经十余年不懈努力,逐件(套)征集求购而来。

永华艺术馆馆长刘星辰介绍,广州近代以来留下大批丰富的邮政信物,展览中的展品既有交通邮政进步之反映,也有货币金融的侧面体现;既能一览当时百姓的书信习惯,亦能窥探近代商业的繁荣气息。邮戳的变化、邮路的规律、邮局的变迁,无一不是广州近代民间通信发展的足迹。

张益茂在开幕式现场亲自为观众们进行了导赏。他表示:“世间万物皆可收藏,邮品信封看似轻微,却经历百年而不衰。它既可以深刻反映历史之变局,又可以传递日常生活之点滴。在那个没有手机、电话、电脑、互联网的年代,写信几乎是沟通两地的唯一方式。在近代,邮政之于百姓,就如同今天移动互联网之于我们一样重要。尽管大多藏品只是民间百姓的通信,并非名人书信,也非拍卖场上的天价珍品,但却详实记录了广州近代社会的侧影,构筑了普通百姓的市井回忆,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广州民间通信的进步过程。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热爱广州历史文化的朋友了解并感受广州的近代历史脉络。”

展览由六个单元专题组成:一是“省城篇”,以清末民初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广州城内老信封展品为基础,呈现这段时期广州省城的近代邮史轨迹;二是“沙面篇”,以沙面这一广州重要商埠为研究轴线,通过沙面商人、机构、洋行等通信实物,呈现百余年来沙面的史迹;三是“东山篇”,以广州近代知名的东山为线索,通过老信封呈现这片区域从崛起到繁荣的过程;四是“康乐篇”,呈现广州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校园邮局——岭南大学康乐邮局的历史及这所大学的发展足迹;五是“黄埔篇”,通过邮史实物呈现广州这片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之一、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及黄埔区的发展历程;六是“番禺篇”,以番禺的近代轨迹为研究线索,通过邮政通信的沿革,反映其不断变迁的历史。

刘星辰介绍,此次展览永华艺术馆将展品与馆内原本陈设的中国古典家具相结合,营造出典雅和古朴的氛围,打破了以往邮展的固定陈设模式,令人眼前一亮,也为今后举办同类型展览提供借鉴。她表示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策展团队花了好几天的功夫腾挪空间,“近年来,永华家具和永华艺术馆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中国古典家具与百年书信,都是广州这座城市的岁月见证,双方联袂也是一次美妙的跨界合作。希望展览能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广州,拓展本土的历史记忆!”

展览以广州百年信物为基础,紧扣了地方的文化特色,重现了百姓的民间记忆。

本次展览持续时间是5月25日至6月25日,上午10:00至下午5:00,免费向公众开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王维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