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博“大音希声”展 古琴里的中国精神
语音播报

2003年,古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那一批联合国非遗项目,中国只入选了两个,除了古琴,还有一个是昆曲。

2004年1月1日,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沉寂已久的岭南古琴多年来第一次公演。广东琴人以此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纪念岭南古琴的一代宗师杨新伦105周年诞辰。演出的第二天,杨新伦的嫡传弟子、岭南琴派第八代传人谢导秀在海珠区东晓南路的家中告诉记者,当时全国“精通”古琴的专家不过区区50人左右,爱好者仅数千。而在广东,经常一起交流的爱好者,也只有五六十人。

一晃,时间已经过去了快20年。谢导秀先生已经仙逝,同时我们发现,古琴好像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生活。

在小洲村、在沙湾镇、在永庆坊、在农讲所,身着汉服,怀抱古琴的少男少女们,在树荫间、斜阳里轻步走过,意气风发。

所以我们能在广东省博物馆里与刚刚开幕的“大音希声——古琴艺术与文化展”相遇,在展厅中一睹22张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宋、元、明、清珍贵古琴的绝代风华,以及粤博所藏书画、文房、古籍的风雅。

那是《修竹远山图》中的山亭独坐,是《推蓬春意图》中的花枝烂漫;是烟江叠嶂,是“杏花春雨两晴天”。

琴名,有“大吕”,有“雪声”,有“松石间意”。人与自然的通感,心与音乐的连接,好像都藏在这些名字里面。“奏刀而玉质,成器而金声。山川畀之耶!其天性之耶!”

这或许是之前许多琴人所望而不可得的风雅。

岭南的古琴,广东的琴人,又不只有风雅。

宋末,崖山,十万军民蹈海殉国,《古冈遗谱》传留世间。

广东四大名琴之“绿绮台”,见证邝露抱琴的悲壮;“天蠁”则在抗日战争中于香港亮相“广东文物展览会”,无声却有力。

琴声,琴心,都是时代的精神。“炼石补天之手,截匏比竹之音。虽不可得,吾知古之犹今。木声犁然,当于人心。非参寥者,孰鉤其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林泽炼

图/广东省博物馆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