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像袁老一样,做一粒好《种子》
语音播报

《种子》(原名《我有一个梦》)是袁隆平生前唯一作词的作品。5月22日,易烊千玺演唱的全新版本在袁隆平逝世一周年之际发布,以表达缅怀与纪念。(5月22日新华网)

袁隆平院士。 新华社发

“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光给了它希望,雨给了它滋养,陪着种子成长。我有着一个梦,走在田埂上,它同我一般高。我拉着我最亲爱的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袁隆平院士在《种子》里描绘的“禾下乘凉梦”,何尝不是所有中国人的温饱梦?在袁老逝世一周年之际,人们深深地怀念这位解决了吃饭大事的老人。此前一天,恰是“物致于此小得盈满”的小满节气。在此将熟未熟、孕育着收获与希望的时节追忆袁老,有着别样的意义。

袁老爱说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纪念袁老,我们要珍惜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要接过袁老手中的“接力棒”,守好种子安全、粮食安全;还要如袁老一般胸怀天下,“做一粒好种子”。

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为国为民的“土壤”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但他却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纪念袁老,就要学习他这种奉献祖国、造福人民的“老黄牛精神”,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让个人对梦想的追求与中国梦同频共振。

要做一粒好种子,直面“生长”的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己。袁隆平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并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此后,袁老不断攻坚克难,不仅让杂交水稻产量节节攀升,更是将梦想“种”在了荒芜戈壁滩上、重度盐碱地里,不断创造绿色奇迹。纪念袁老,也要学习他这种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专注,以及勇于尝试、持续创新、永不言弃的毅力。如今,我国正奋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在这场种业翻身仗中,尤须继承袁老的这股“劲”,如此,方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种子播于心田,必将生生不息。袁老走了,但袁老的“种子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一往无前,“开花结果”。

种子播于心田,必将生生不息。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 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胡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