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目前广东已建立1361个自然保护地,今年将加快创建南岭国家公园,为生物提供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
广东重点组织开展华南虎、中华穿山甲、鳄蜥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实施观光木、仙湖苏铁、水松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
珍稀物种在广东频繁出现
据最新统计,广东记录分布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1018种,高等植物6658种,其中林业部门主管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8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珍稀物种在广东频繁出现。
黑脸琵鹭。南沙湿地公园供图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度迎来了极危鸟类黑脸琵鹭。
海南虎斑鳽。通讯员供图
在2020年,“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虎斑鳽现身南岭;湛江沿海滩涂观测到28只极危鸟类勺嘴鹬。
中华穿山甲。通讯员供图
一度销声匿迹的中华穿山甲开始在河源、惠州、潮州等多地现身,茂名在2021年9月也第一次报告了中华穿山甲的活动轨迹。
近年来,广东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目前已建立了1361个自然保护地,南岭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加大动植物保护力度,修订发布《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重点组织开展华南虎、中华穿山甲、鳄蜥等重点物种保护工程,实施观光木、仙湖苏铁、水松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
建设南药种质资源库
记者了解到,广东着重推进珍稀濒危植物保育“一中心三基地”项目建设,建设南药种质资源库,加强种质资源活体保护,加紧修订《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持续加大植物保护力度。
水松。通讯员供图
如在肇庆市德庆县德庆林场建立了“南药种质资源保育基地”,首期完成建设100亩,保育了土沉香、春砂仁、益智、肇实、广东陈皮、广佛手、巴戟天等共28个地理种源的重要南药资源;自2005年以来,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陆续攻克了德保苏铁、紫纹兜兰等物种人工繁育等多个难题,开展了德保苏铁、紫纹兜兰幼苗回归至原生栖息地,开创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道路。
相关链接
黑脸琵鹭。南沙湿地公园供图
2020年12月5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工作人员发现52只黑脸琵鹭,这是继2020年1月后,再次发现规模巨大的黑脸琵鹭,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黑脸琵鹭是中等体型的涉禽,隶属于鹳形目、鹮科、琵鹭属。琶鹭属与众不同的特征是生有一个似琵琶或汤匙状的长嘴,其特征是全身羽毛大体上为白色,有黑嘴和黑色腿、脚,前额、眼先、眼周至嘴基的裸皮黑色,形成鲜明的“黑脸”。
海珠湿地公园发现昆虫新物种
今年2月18日上午,第26个世界湿地日广东省宣传活动在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继海珠斯萤叶甲后,海珠湿地再次发现昆虫新物种海珠珐轴甲。
海珠湿地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发布。海珠湿地公园供图
新物种为何命名为海珠珐轴甲?据解释,海珠珐轴甲在海珠湿地发现,此外珐轴除了是“Falsonnanocerus”的谐音,也因为该昆虫外壳的色彩、光泽形似珐琅制品,所以最终命名为海珠珐轴甲。
信息时报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林荫
信息时报编辑:林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