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到我身边丨“脱贫计”让老陆走上富裕路
语音播报

足迹·清远连樟村

绵绵后龙山,悠悠连樟河。大山深处的清远英德市连樟村一派阳光明媚,处处生机勃勃:绿油油的茶山到处是茶农忙碌的身影,连樟客厅展馆里观众在回顾连樟村的致富路;扶贫车间里员工们紧张有序地生产赶货……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连樟村视察时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连樟村村民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硬仗,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连樟村百姓安居乐业,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一幅幅村美民富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连樟村

贫困户老陆在乡村振兴学院当上保安
陆奕和:连樟村村民

村民陆奕和在当地名气不小。2019年新年贺词里,总书记还专门讲到“我和贫困户陆奕和交谈脱贫之计”。

“这几年通过精准帮扶,家里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衷心感谢党的好政策。”陆奕和动情地说。

回想起那年总书记在家中做客的场景,陆奕和仍感觉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万万没想到总书记会到山里看我们。”他清楚地记得,当时听到总书记要来的消息,心里是既激动又高兴,早早就跑到巷口张望。“打老远就看到总书记笑容满面地走来,我迎上两步和总书记握手问好,请他到家里坐。”陆奕和回忆道。

“进了屋,总书记先是与我父亲握手,祝他身体健康。然后我请总书记坐,总书记让我先坐。”陆奕和说,“坐下后,他就跟邻居串门似的,和我拉起了家常,我立马就放松了。”

从扶贫政策的落实到家庭住房再到子女就业,总书记无不一一询问、事事关心。当得知陆奕和一家居住的小楼是2015年在政府补助3万元、个人筹资5万元下新建的,总书记连声称好。

让陆奕和印象深刻的是,整个聊天期间,总书记一直握住他的手。“总书记的手很厚实,握住特别暖和,我手都出汗了,也一直没有松开,心里暖洋洋的。”陆奕和说。

“我以前家里的负担很重,生活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陆奕和过去靠亲戚的帮助和打零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

2019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助下,陆奕和成了村里连樟乡村振兴学院的一名保安,每个月扣除五险之后,能领到2600多元工资。上班之余他还可以打理自家农活,种的麻竹笋也打开了销路,再加上村里一些项目的分红,全家年收入可达到10余万元。

经济上的改善,富民政策的落实,令老陆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地他的腰板挺直了,说话的嗓门也洪亮了。

省级农业产业园平台进了村
陆飞红:连樟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村里的“领头人”,连江口镇连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说,要带领乡亲们奔向共同富裕,对村委会班子来说是动力也是压力。首先自己就得要用新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真正带着村民干好乡村振兴新事业。目前,依托连樟村果菜茶省级农业产业园平台,村里引进了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碧乡生态茶园基地及茶叶深加工等20个产业项目。

“靠打工实现不了乡村振兴,要振兴必须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平台,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陆飞红说,接下来连樟村产业发展的重心是用好旅游业带来的人流量,用旅游业串起村里现有的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等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连樟村扶贫车间 (资料图片)

在连樟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身穿工作制服的村民操作着机械升降台,可以轻松修剪果树、采摘水果。

“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到目前2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20年突破200万元大关。”陆飞红介绍道,目前,通过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示范带动,新增茶园面积1000亩,水果基地15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3个,麻竹笋加工厂1个,油类加工厂2个,产业已初具规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菁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