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潮州、汕头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潮州、汕头等地,深入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企业等进行视察,并就广济桥保护等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牢记嘱托,奋勇当先。一年多来,潮州、汕头两市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等方面起而行之、不遗余力,交出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
近日,广州日报记者再次来到潮州广济桥、汕头侨批文物馆,回访曾经向习近平总书记作汇报和讲解的相关工作人员。
广济桥有了数字化生命周期监测网
余小洁: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
在潮州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广济桥、广济楼和牌坊街视察。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余小洁就广济桥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修复保护等情况向总书记作了介绍。
回想起当时现场向总书记汇报古桥文物修复保护措施、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一幕,余小洁仍激动万分,“总书记视察潮州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潮州、对潮州人民的深情厚爱,为我们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也为广济桥、广济楼的保护、推动潮州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精神引领,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桥亭、浮桥,还眺望韩江两岸风貌。”余小洁回忆,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浮桥处,重点询问修复保护情况。余小洁回答道,广济桥独具特色的是由18艘梭船连接而成的浮桥,每天“早闭晚启”,闭合时将东西两桥连为一体,方便行人、游客通过;开启时便将中间的12艘梭船移走,方便船只通航以及泄洪。
在广济桥,总书记强调,广济桥历史上几经重建和修缮,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民的匠心和智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
“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余小洁介绍,一年多来,管理所完成了“广济桥配套设施提升项目”和“广济桥楼阁亭屋木构件保养工程”,对全部亭屋和楼阁进行全面勘查、纠偏加固。同时借助新技术对广济桥桥墩进行了全面的生命周期监测,用数字编织起一道文物安全监测体系。今年还全面启动了广济桥自2007年修复以来最大的修缮工程——“广济桥桥墩修缮工程”,整个工程计划年底前完成。
在创新性活化利用方面,余小洁将活化工程置于潮州文化传承、潮州文旅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创新实践。如在桥上开设了非遗展示区,集中展示具有潮州代表性的非遗精品,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演示非遗技艺,再现“桥市”独特文化,使广济桥逐步建成以非遗展示为主体的潮州文化集中体验区。该项目成功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去年,广济桥两度荣登“国家名片”,入选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迅速提升了潮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余小洁表示,今后还要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古桥古楼的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推动潮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软实力。
侨批文化“走出去”“活起来”
林庆熙: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
“2020年10月13日,对于我和侨批文物馆而言,是终生难忘的日子。”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回忆道,“当天,在侨批文物馆,我有幸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侨批和侨批文化,讲述了写批、寄批、送批和回批的流转传递过程。”
在潮汕方言中,“信”称为“批”,海外华侨通过“水客”和侨批馆等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银信合一的家书,便是“侨批”。
“每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千千万万封侨批汇聚起来,就是一部厚重的华侨史。”林庆熙告诉记者,侨批的初衷是赡养眷属,但它其实还包含有更多的感情意义:作为“家庭生活的生命线”,侨批是家乡侨眷和海外侨胞感情维系的纽带,也是华侨对家庭不忘根本的承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侨批更承担了特殊的角色,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
回忆起总书记视察汕头侨批文物馆的情形,令林庆熙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在一楼展厅的东南角陈列着一只市篮(潮汕当地一种用全篾青编制的圆柱状篮子)。总书记来到展柜前,特别仔细地了解这只市篮的故事。“我为总书记介绍了这只市篮一百年前两次跟随主人乘坐红头船跨洋过海,往返于东南亚与潮汕之间,经历了惊涛骇浪的考验,见证了侨胞下南洋的旅程。现在这只市篮已成为文物馆的珍藏品。”林庆熙说。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批工作的重要指示,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从政府、民间收藏家、批局经营者后代、侨眷以及侨批文化研究者等五个方面都‘动起来’了!”林庆熙告诉记者,侨批工作五个“动起来”今年还在持续,且热度不减。
林庆熙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侨批文物馆后,汕头市委、市政府遵照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侨批文物、加强研究的重要指示,依法依规,迅速理顺侨批文物馆的管理体制,把征集、收藏、整理侨批档案的工作划转汕头市档案馆。
众多收藏爱好者、归侨侨眷、侨批经营者的后代也纷纷“动”了起来,向汕头市档案馆捐赠侨批原件及相关文物。目前,汕头市档案馆是国内实寄侨批原件藏量最多的国家档案馆,馆藏侨批档案逾7.8万件。
社会各界捐赠的侨批原件及相关文物越来越多,如何让它们“活起来”?据林庆熙介绍,今年来,汕头市档案馆在完成侨批文物馆提质升级的基础上,又在档案馆举办“潮汕侨批档案精品展”,突出展示馆藏侨批“时间延续绵长、区域涵盖广泛、家族色彩浓烈、形式款样纷呈、时代烙印鲜明、红色印记明显、批局数量众多”的特色,推动全社会诚信建设,让侨批文化“走出去”“活起来”。
据了解,为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觉、更深的维度开展侨批档案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挖掘华人华侨爱国爱家的情怀、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汕头市档案馆从馆藏侨批档案中选取精品,汇编出版《汕头市档案馆侨批资料丛编》。目前已出版3册,第二批共3册也按计划确保今年付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家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