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到我身边 | 港珠澳大桥成湾区黄金通道
语音播报

足迹·港珠澳大桥

从广州驾车前往珠海,再转乘渡轮到伶仃洋深处的荒岛“牛头岛”。这段3个小时的路,中交四航局第一位女教授及高级工程师张宝兰一走就是7年。

港珠澳大桥能否建成,看岛隧;岛隧的关键,在沉管!要确保海底隧道具有120年使用寿命,隧道不漏水,预制沉管混凝土的质量是重中之重。2011年5月,张宝兰被单位委派到珠海牛头岛筹建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试验室,带着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年轻人,先后用坏5个搅拌机,最终打出了“不开裂混凝土的超级配方”。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通车仪式结束后,张宝兰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大桥建设者代表之一。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研制混凝土抗裂配方用坏5个搅拌机

张宝兰:原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试验室主任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接见了20名港珠澳大桥建设者。

张宝兰回忆说:“我非常幸运成为被总书记接见的一员。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我认为,这种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已然融入了大桥每一名建设者的精气神中,一直激励着我们。”

张宝兰说:“2018年10月23日,这是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记得在大桥建设期间,有一次在巨大的预制沉管面前,一位参观者说,‘宝兰,你们干得那么好,以后国家领导人会接见你哦’。但我从未想过这会成真,更没想到我会成为两万多名大桥建设者中选出的20名代表之一,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张宝兰介绍,总书记跟他们一一握手,并集体合照留念。对港珠澳大桥,总书记评价它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他指出,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你们参与了大桥的设计、建设、运维,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集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我为你们的成就感到自豪,希望你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继续攀登新的高峰。

“我这辈子非常幸运遇上港珠澳大桥这个世纪工程,让我的研究经验能够得到应用。”张宝兰说,教科书上写,“大体积的混凝土没有不开裂的”。但施工中,要保证港珠澳大桥120年寿命,海底沉管隧道就必须经受住时间和海水的考验;张宝兰就得配出不开裂的混凝土——面对这样的世界级难题,张宝兰坦言,所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

张宝兰常说,“混凝土的配比不仅仅是计算出来的,而是靠一次次试验打出来的。”最终,她凭借多年丰富的课题研究和实践经验,在耗时近一年、用坏了5个搅拌机进行海量的试验后,终于研究出基础配方。然后,她带领团队反复配比了100多吨混凝土,终于配出了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

此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预制阶段就正式开始了。一个沉管管节,光混凝土就重达8000吨,要在30多个小时内浇注在模板中。33节沉管浇注,耗时5年,每次要浇注30多小时,最长一次浇注了50多个小时。在整个浇注的过程中,张宝兰都不能睡觉。

张宝兰介绍,“港珠澳大桥建成后,遵循总书记的教诲,抱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信念,我带着这支团队回到南沙,再次从零起步,组建了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南沙检测中心。当初在岛上近二十人的团队,到今天发展到70多人。现在,虽然我已经退休,但仍乐意将建设港珠澳大桥时积累的先进经验、创新成果更好地奉献给社会。今后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好好总结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技术经验和成果,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建成通车以来客货流屡创新高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以来,迅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黄金通道”,客流、货流屡创新高。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是全国唯一一座同时连接港澳的陆路口岸。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2018年口岸开通以来,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运输规模逐年递增,2022年一季度出入境货车数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3.7倍。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在保障港澳物资供应和协同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截至4月中旬,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先后圆满完成124套援港“活动房屋”、70000台血氧仪、3000台空调等方舱医院建设专用物资的查验任务,形成了一整套标准规范、专业高效的查验机制,书写了同心抗疫的佳话。

同时,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智慧边检”建设,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推出7×24小时全天候通关服务,升级改造“一站式”车辆验放系统,全力确保口岸安全顺畅。

目前,经港珠澳大桥进出口收发货地已覆盖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涵盖全球219个国家及地区,包括集成电路、航空器零部件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半壁江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治家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治家(除署名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