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来到我身边丨把美丽中国的细节做得更好
语音播报

足迹·广州东濠涌

东濠涌是流经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一条南北向的河涌,由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忽视污水处理,一度成为臭水沟。2009年3月启动综合整治工程后,河涌水质清澈见底,两岸绿树常青。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濠涌。总书记指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总书记嘱托广州再接再厉,把城市建设得更宜居。

东濠涌现在水更清环境更美了

林志强:广州市民

林志强(左)和爱人在东濠涌前合影留念。(资料图片)

2012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越秀区东濠涌。刚从市场买菜回家的居民林志强没有想到竟在这里遇到了总书记。

“就在东濠涌博物馆下面的台阶,我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林志强眯着眼睛,不断地在脑海里搜索那天的情景,“总书记从东濠涌博物馆出来后,顺着阶梯来到涌边,当时我就站在那里。他走到我身边,笑容温和,主动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当时我好激动。”

林志强回忆起当时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对话,“总书记亲切地问我,‘感觉这里的环境如何?’我如实回答,‘以前走过这里都要捂着鼻子,现在经过市政府和区政府的改造,这里变得很美,市政府和区政府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街坊们都把这里当成了公园,经常来散步。’听到我的回答,总书记笑着说,‘看到广州人民的生活好了,我很高兴。’我对总书记说,‘这要谢谢党和政府,谢谢党中央。’”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濠涌十周年,东濠涌越来越靓,东濠涌的变化是美丽中国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个案。”已经年逾六旬的林志强如今经常在东濠涌流连忘返,不亦乐乎。

天更蓝,水更清,大家现在走在东濠涌岸边,发现河涌两岸花团锦簇,美丽的河涌小瀑布清水四溅,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再现,处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林志强说,“从昔日脏乱差的臭水沟,到人见人爱的岭南水乡,东濠涌的变化见证了广州生态文明的变化。我作为一个亲历者,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成果,幸福感指数不断上升。” 

广东累计建成碧道2900多公里

东濠涌水清岸绿。(资料图片)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濠涌后,广州加大河涌整治力度。

如今,东濠涌整治长度超过此前的一倍多,由南段1.89公里延伸到中北段,增加2.52公里。林志强说,现在他可以从珠江畔的东濠涌南段一直漫步到麓湖,继而到白云山登山,实现了珠水和云山的步行对接。东濠涌已建成7.6公里的绿道和带状公园,打造沿线滨水步道、观景走廊,并设置叠水瀑布、荷花池,丰富亲水体验;配套建设园林绿化景观、亲水平台、篮球场、羽毛球场、跑道运动场等设施,打造集园林景观、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健康休闲观赏景观新空间。

为推动河湖实现“长制久清”,2016年广州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开展“民间河长巡河”“党员认领河湖”“河长制进校园”“水环境知识进社区”和“亲子护涌”等系列活动,鼓励居民群众积极参与水环境治理,引导群众珍惜河湖整治成果,形成保护河涌、友好亲水、优美水环境共创共享的良好氛围。

2017年,越秀区东濠涌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荣获广东省宜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广州市的治水典范。

林志强感慨,“广州的蓝天比以前更多,空气更清新,PM2.5浓度年年下降,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晒蓝天、晒晚霞、晒彩虹。全市生态环境逐步变好,我们都感觉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是政府和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东濠涌的成功整治也是广州治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州市强调因地制宜、多元共建,在坚持生态优先、安全为重的基础上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特别是积极探索实践“碧道+”多元融合模式,通过“碧道+污染治理”“碧道+生境保育”“碧道+全民运动”“碧道+海绵城市”“碧道+乡村振兴”丰富了省万里碧道的建设内涵,展示了广州千里碧道的特色魅力,实现了治水治产治城的协调统一。

如今,广东正高水平规划建设万里碧道,形成绿道与碧道交相呼应的生态廊道。广州全市已建成蕉门河、东山湖、车陂涌、海珠湿地、流溪河等省、市级试点碧道100多公里。其中,海珠湿地碧道、增江碧道、南沙蕉门河碧道被水利部作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典型案例在全国宣传推广。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广东省已累计建成碧道2900多公里,水清岸绿的生态效益和水岸联动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碧道成为城乡居民美好生活好去处,成为周边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广州将以“理想水生活”为理念,今年规划建设200公里碧道,在年底达成全市累计建成1000公里以上碧道的目标,全力打造省万里碧道的广州样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卫康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