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正值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华南地区最大的铁路博物馆——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精美雅致的建筑风格、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广州铁路博物馆一经问世便引人瞩目,大批市民慕名前来观赏、“打卡”。
六大主题展厅讲述历史
1号展馆内,穿着铁路制服的解说员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述说着广州铁路百年奋斗征程,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一段铁路时光的穿越之旅。2号展馆内,人们纷纷在铁路老物件面前驻足,在吉光片羽中,缅怀岁月,回味时光。列车广场上,大家纷纷以江边的老仓库和火车头为背景,拍下一幅幅美照留作纪念。
“这个博物馆在百年黄沙车站原址上打造,整体建筑保留了基本的原始风貌,集陈列、收藏、展示、科普、教育于一体,通过实物展陈及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展现铁路历史,宣扬铁路文化。”广州铁路博物馆副馆长陈志雄介绍,并倡议人们共同守护广州历史文化遗产,守住这座城市的记忆和乡愁。
在露天展区中,有建设型蒸汽机车、YZ22型绿皮硬座车厢、铁路道口、42米窄轨铁路长廊、铺满列车方向牌的展示墙等。
陈列展品最多的是1号展馆,身处其中,让人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就似翻开一幅南粤铁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六大主题展厅引人对话历史,抚往思今。
“艰辛历程”展厅
主要通过展示粤汉铁路蒸汽机车模型、收股执照、界碑,广九铁路华段修建的股息债券等物,讲述广州铁路建设的开端以及民族危亡时期,铁路工人展开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镇馆之宝“飞轮”路徽的惊艳亮相,透露出铁路人对铁路事业腾飞的美好愿景。
“新生之路”展厅
主要介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广州铁路的发展经历,展示铁路人顽强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破坏、积极抢修铁路的可贵精神,讲述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铁路人担负战略重任,为党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英勇事迹。
“开拓先行”展厅
主要展现广州铁路局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勇当铁路改革的“排头兵”、先行先试的“试验田”,创造多项全路第一,为中国铁路改革不断探索新路。广州铁路局在全路率先创办旅游行业、开办酒楼,改制为全国第一家铁路运输企业集团——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全面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铁路建设稳定推进,建成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十的双线铁路隧道——大瑶山隧道。
“高铁时代”展厅
主要展示粤湘琼高铁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交通发展格局,提升人们美好出行品质,搭建“一带一路”国际货运大通道的巨大进程。从“速度之变”“路网之变”“装备之变”“服务之变”中感受铁路跨入新时代。
“继往开来”展厅
主要展示广州铁路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成绩,讲述百年来广铁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代表事迹,展现铁路先贤的开创、探索、钻研和拼搏奉献精神,指引15万广铁人奋勇前行,为铁路的高质量发展、为创造人民美好出行环境再创佳绩。
在露天展区的列车。
五个“打卡点”不容错过
参观广州铁路博物馆,五个“新晋网红打卡点”是不容错过的地方。即日起,市民可以登录“广州铁路”微信公众号或“广铁U彩”微信小程序,进行网上预约,邀上亲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之旅。
镇馆之宝——“飞轮”路徽:存世量不超5枚
在1号展馆第一展厅,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飞轮”路徽,即“中华民国交通部铁路徽章(胸章)”,为银制品,于1919年设计制作,诞生岁月悠久。造型为一个机车动轮两侧插上飞翼,象征铁路的飞速发展及恢宏气势。目前“飞轮”路徽在全国存世量不超过5枚,十分稀少,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稀世珍品——“粤汉”界碑:100年历史
同样在1号展馆第一展厅,两根混凝土长方体柱子的粤汉铁路界碑摆放在显眼处。界碑用来显示铁路的界限,分别在广东韶关和湖南郴州境内发现,已有100多年历史。一根界碑四面刻着“粤汉铁路”字样,另一根两面只有“粤汉”两个字,斑驳的字迹,仿佛在诉说南粤铁路历经的百年沧桑巨变。
“时代之星”——动车沙盘:11种动车组模型
在第四展厅,“蓝暖男”“绿巨人”“黄医生”等11种动车组模型陈列其中,蓄势待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查询了解各型号动车组的装备,相应车型还会亮灯显示,为“高铁迷”提供近距离体验观摩的好机会。
钢铁魅力——蒸汽机车:进入时光隧道
在室外的列车广场,一列黑色车头、红色车轮的建设型蒸汽机车最为显眼。车头下方的石碑上写着“粤汉铁路起讫点”七个烫金大字,机车后面挂着一节绿皮车厢,显现出独有的钢铁魅力,在旁边拍照仿佛进入时光隧道。
梦回百年——老站旧貌:再现黄沙车站
馆内中庭位置,是一个展示粤汉铁路历史传承的地方,门口复原了当年黄沙车站的大门外观,有拱门、飘窗等复古设计。黄沙车站当年也是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所在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在1911年至1912年在此办公。大门对面的墙上铺满广州铁路历年开行列车方向牌,共有210多块,色彩斑斓、材质各异,煞是好看。沉浸其中,仿佛回到过去,徜徉于铁路旧时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方杰、陈涛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黄庆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