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乡巨变》|一场跨越60年时空的乡村振兴与文学接力
语音播报

60多年前,

著名作家周立波以生动的笔墨

描写了湖南一个叫清溪村的巨变

60多年后,

在这块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热土,

“清溪人”掀起繁荣发展的浪潮。

近日,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余艳新著《新山乡巨变》作品研讨会顺利举行,该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新山乡巨变》与《山乡巨变》的关联:书写新时代的智慧乡村

《新山乡巨变》被誉为“真实书写现代智慧乡村、智能农业”的作品,是一部推陈出“新”的作品,那么,与《山乡巨变》相比,《新山乡巨变》究竟“新”在什么地方?

余艳在书中后记写道:“《新山乡巨变》的采访创作,其实就是‘重走立波先生路’。”余艳说,在写作这本《新山乡巨变》时,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廖奔鼓励她,“跟着立波先生写人民,贴着家乡巨变写时代”。

《新山乡巨变》分为4篇,各篇的名字分别为“新清溪”“新农村”“新农业”“新农民”。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说:“书中的清溪村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通过互联网、智慧农业、智慧乡村的建设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有很多类似的村庄,它们都有各自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作家能够用文学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为全球乡村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沿着当年周立波的足迹:作家靠脚走出一本书

“《新山乡巨变》是作家沿着当年周立波的足迹靠脚走出来的,是作家紧扣新时代在生活中找出来的,是作家走村串户为人民群众书写的。”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肖凌之如是评价。

正如肖凌之所说,为写好这部作品,余艳在益阳农村待了8个月,跑遍了7个县(市、区),采访了208位典型人物。她走在周立波当年走过的村村镇镇,在村头、地头、灶头与农民交朋友、聊家常,听他们讲生活变化的细节,说幸福背后的故事。余艳说:“《新山乡巨变》的采访创作,其实就是‘重走立波先生路’。”

为了写新农村巨变这个题材,余艳不得不克服自己的短板。现代农村已经是“互联网+生产+生活”的“数字农业·智慧乡村”时代,这对平日里连手机、电脑都只能做最简单操作的余艳来说的确是个挑战。

在研讨会上,余艳说,自己没有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舍得跑、挖得深”这个简单又不轻松的方法。她深入到5G智慧小镇、智慧农业第一村,看到神奇的“紫薇云”让虾稻、柑橘等主打农产品变网红,看到“互联网+现代农业”让广大农户实现“指尖上的丰收”。她还深入到益阳大数据中心,看互联网、物联网将稻田、农事集中在指挥屏上;深入到种粮大户、养虾能手中间,看遥控器指挥无人机田间管理,还向农户学用手机APP查看稻田、虾田的温度、给氧度。慢慢地,她在深入中找到了感觉,补齐了自己在新农村智能知识上的短板。

作者简介

余艳,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省网络作协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著有25部个人专著,文学、影视作品共600多万字。代表作有《板仓绝唱》《守望初心》《杨开慧》《人民,只有人民》《与共和国同龄》等。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年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报告文学一等奖等奖项。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