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叔,今日饮完茶过来啊”“系啊”“可以来量血压啦”……5月,广州市白云区上步村,阳光正好,三三两两的老人先后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测温,走进一家药店。
有意思的是,疫情出现之前,老人不一定是为买药,但一定会在这里聊上几句,和药店工作人员唠起家常,提起稀松平常的小事大事。
这番热闹景象几乎在过去的每天都会上演,而药店工作人员也乐在其中。药店一角,成了上步村最特别的一道风景线。
实际上,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也是广州社区独有的人情味。曾水光是上步村这家药店的店长。这位老人眼中的“后生仔”学医出身,毕业后就在药店里工作,也是和上步村周边老人最熟的一个年轻人。
“在这里和在别的地方不一样,在和老人的相处过程中,我能找到一种价值感。”曾水光说,在社区待久了,就会发现,社区做的都是“街坊生意”,正是这个词,构成了广州人讲究的“烟火气”“人情味”。
上步村有一个“榕树头”
在广州,榕树下面可以坐的地方,街坊习惯叫做“榕树头”。而对不少上步村街坊来说,上步村的“榕树头”是在“大参林”——十字路口边的一个平民药店。
81岁的老街坊辉丰(化名)每天都有一个固定习惯,“四五点起床,然后和街坊一起喝早茶,喝完早茶,就到药店聊聊天,紧接着,才是回家锻炼身体”。
他说,最初,自己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现在社区里的药店买药方便,但来过几次,发现这里不仅是添置药品的地方。
“在药店,大家一来二往都成熟人了,有时自然而然聊天聊开了,面前的店员倒也不介意,很乐意继续聊下去。”他说,一开始觉得这群“后生仔”态度好,后来,他觉得这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药店的存在而改变,大家依旧先是邻里街坊,街坊之间只有单纯的关切之心,然后才是买东西和卖东西的关系。
辉丰觉得,“这是一群很有心的后生仔,所以,我也把很多喝早茶的朋友带过来。”那时,店员发现老人喜欢在此歇脚,于是抓住了这一契机,开展慢病健康管理知识科普,包括免费血压检测和养生常识介绍。一群“后生仔”既愿意听自己说话,又耐心介绍“健康管理”……近年来,不少上步村的街坊路过药店,都会打声招呼。
刚刚毕业时,曾水光就进入了药店工作,“那时我觉得也就是工作赚钱而已,没想太多的意义。”然而,也是来到上步村的药店后,他发现:这里老人多,亲切又随和,有时还会把大家当作街坊,逢年过节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祝福。
“心意我们收了,其它东西都会婉拒,但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其实很多老人在这里找到了社区情感的一部分,有人陪他聊天,有人关心他,这弥补了一些老人的情感缺失。”
他还记得,自己遇到过在药店认识的独居老人,某一天临时需要购置药品,却又不便下门,第一时间打电话来咨询,“这时,我觉得老人真的是把我们当作很重要的朋友。”曾水光说,自己也是抽出工作外的时间,义务送药。
“街坊生意”温暖着老街坊
人老了,尤其需要朋友,需要邻里。在药店工作多年,曾水光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整理货架、接待顾客、入货……在社区里为街坊开药店,意味着全年无休,每天都在奔波。
但是,生意其次,同在社区,把彼此视作一个社区的老朋友才是关键,能成为一些老人的“老友记”,闲时聊天消遣,需要时互帮互助——他觉得,这体现了一个社区的内涵,“挺有意义的”。
“我觉得广州社区里的商业模式,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烟火气,尤其是涉及一些刚需的,每天都会打交道的小店铺。”一位广州街坊告诉记者,“实际上,广州人喜欢把这叫做‘街坊生意’,大家同在社区,本质都是熟人朋友,很多时候除了消费和销售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守望互助的关系,急彼此所急,帮能帮之忙,小至帮忙保管东西,大至包扎送医,充满了人情味。”
而一药店工作人员亦透露,“在社区的药店,这种街坊意识基本是大家的共识,可能是因为药店本身具备的公益属性,大家在运营药店的同时,会下意识地关注社区的需求,并予以力所能及的回应。”
“有时,这种街坊意识体现在白天,有时也体现在晚上。” 就在广州的另一个社区,另一药店从业人员说, 24小时营业的社区药店是另一番繁忙的景象。当大家都开始进入梦乡的时候,24小时营业的店员刚刚开始工作。
接待深夜进店的顾客,处理O2O订单,解答社群居民的疑难……他们彻夜辗转于药架和柜台之间,或是在电脑和手机上敲字回复。配药,装袋,等待外卖骑手上门,一刻也不敢怠慢,只是希望半小时内把药送到顾客的手上。在该从业人员看来,“这同样是一种发自社区街坊内心的责任感”,温润社区老人的心,也滋润着整个社区的街坊关系。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伟浓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