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区打造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
语音播报

花都区按照“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工作思路,创新打造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全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 突出工作实效

花都区着力于健全工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垃圾分类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区、镇街、村社三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有效促进了全区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目标明确。

完善配套设施 着力补齐短板

按照“户投、村收、镇运、区处理”的模式,花都区已建成12处垃圾分类指导中心/驿站、143处垃圾分类星级收集点,优化升级设施设备;和153处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宣传长廊;配备157名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有效督导村民文明投放行为,配备306台垃圾收集车,提高垃圾收、转、运能力;布设153处厨余垃圾就近就地处理设施及便民回收站点,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强化技术支撑,科学谋划落实

结合农村地区生产生活需求,利用果园沤肥、太阳能生态箱分解、微生物设备等就近就地处理方式将厨余垃圾转化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种植,探索出“厨余垃圾不出村、不出镇”“花都模式”。强调因地制宜、突出因地施策,细化垃圾分类工作措施并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以垃圾分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农村产业发展。

强化宣传发动,有效总结推广

花都区采取开学第一课、主题论坛、竞赛活动等形式,对农村幼儿园及学校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并在各村内设立垃圾分类宣传专栏、文化长廊,广泛开展进村入户,村民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显著提升。组织专职督导队伍,对农村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有效促进乡村基层治理。同时,联合行业专业团队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专题研究,积极总结提炼经验做法,有效开展实践转化应用推广。

下一步,花都区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提高标准、提高效能、提高质量,在建体系、出标准、树典型、见成效上持续发力,不断巩固和扩大示范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标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景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曹景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曹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