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带着光,驯服肿瘤!
语音播报

2022年4月15日至4月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周。面对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走高的现实,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力量,共同铸牢防癌治癌的“防线”?如何在向全社会普及抗癌知识的同时,促进医患相互理解、相向而行?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广报G视频联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辉瑞中国的公益支持下,推出《医者的使命》医学人文演讲视频。

两对师生,老中青三代肿瘤医生,在十分钟的演讲中,讲述“医者是如何炼成的”亲身经历,分享他们关于“拯救生命、传承医者精神”的理解,展现中肿医生对“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信念的坚守,向观众传递爱与治愈的力量。

成立于1964年3月的华南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前身),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医院之一,肩负着华南肿瘤防治重任。半个多世纪以来,中肿致力于系统推进肿瘤预防早诊工作,坚持每年开展100多场肿瘤防治科普公益活动,连续26年深入社区开展肿瘤筛查,和百姓同心抗癌,走向治愈。

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王峰: 家有肿瘤患者,是一种什么样的痛?

(主任医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副主任)

我是一名肿瘤医生,也曾是一位食管癌患者的家人。

我的爷爷是一位抗日老干部。由于患有中期食管癌,两次手术、放疗之后,他还是因为并发症而不幸离世。

那一年,他77岁,我18岁,是一名医学生。

失去敬爱的爷爷,我极度悲痛也心有不甘。

从那时起,我决定要做一名肿瘤医生,要用医学的力量击败肿瘤,拯救更多人的亲人。

2012年,我从世界上最好的肿瘤中心学成回国,投身食管癌的临床科研攻关。

食管癌的患者大多人到中年,是家庭的顶梁柱。很多患者得知病情后,都会问:“王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想照料年迈的父母,想拖着孩子的手,陪他成长,看他工作,成家……”

人生中这些原本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在疾病面前都变得异常珍贵。

他们的无力和痛,我感受过;他们的心愿,驱动着我不懈努力。

2022年3月,我和我的老师徐瑞华教授一起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杂志《Cancer Cell》上发表了研究成果,新的肿瘤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可让晚期食管癌患者平均延长半年的生存时间。

我热爱这份工作,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让每个患者能尽可能多地体验人生中的幸福时刻——

这是我的初心,也是医者的使命。

徐瑞华:同心抗癌,走向治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院长)

1988年,当我刚成为一名医生时,治愈中晚期恶性肿瘤,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那时,每隔几年,我们熟悉的患者面孔就会消失,新的患者还在源源不断地出现——

我曾苦苦思索:如何把治愈肿瘤,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时间来到今天,努力有了结果:

我们加强科普宣传和早癌筛查,争取让更多的肿瘤在早期就被发现和治疗;

我们从以外科为核心,转变为整合了内科、外科、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综合治疗模式综合治疗模式;

我们进入了精准医学阶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诊疗方案,“既不过度,也非不足”,通过医学科技创新,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中国精准治疗方案;

我们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医病医身医心,这是中山医人一直以来的信念,在抗癌的同时,我们更为重视患者的意愿和心情,也有了机会去关注和陪伴他们走完未来的人生。

今年春节前,一位来自北方的老病号,来我的门诊复诊。

三年前,我们一同携手创造了奇迹——肠癌肝转移的他,实现了治愈。

这次,我劝他,疫情当前,没有必要亲身南下,但他不肯。

他说,每次与我们医疗团队见面,如同见到亲人,让他能够获得巨大的力量,去面对治病的压力,去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他只是我和同事们治愈的众多患者中的一员。

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有机整合,让患者获得与疾病抗争的力量,重新对生活燃起希望,与治愈疾病同样重要。

在无数个与肿瘤搏斗的日子里,是患者的信任,支撑着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而只有医患同心,我们才能走向治愈!

医学发展的过程是一条长河,可能望不到尽头,但我们会不懈追赶它的脚步。患者的生命也如长河,我们要让这水活起来,就要让生命再次迸发光彩!

吕佳蔚:当医生,苦也酷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放疗科 医师)

当代青年医生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你也许会好奇。

拿我来说吧,90后,爱撸猫、爱旅行、爱打网球……其实这些只是日常生活的点缀。更多的时候,我要反复悉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虑;要加班为患者勾画放疗靶区;要熬夜泡在实验室里与细胞为伴;要擦干眼泪追赶一个又一个的deadline(截止时间)。

当医生,苦,也酷。

最酷的时刻,是当你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并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答案,交出一份让患者满意的答卷。

在跟随我的老师孙颖教授查房时,我们的患者常常急切地询问“医生,我化疗的效果怎么样?我治愈的机会大吗?”为了回答这个疑问,我们在孙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找到了一个方便实惠又特异的分子指标,不仅解答了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还能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减毒增效两不误。

这项研究有幸在肿瘤学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会议ASCO上发言,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心系患者、扎根临床,发现问题、开展研究,回归临床,挽救生命”,这是我们青年医生的使命和不断前进的动力!

孙颖:从一个医生的成功到一群医生的成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

三十年前,我们给鼻咽癌患者做放射治疗,就是用棉签在患者脸上画方框作为标记,在X光下引导进行的。

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磁共振上让AI自动把肿瘤和正常器官勾画出来,治疗更为精准,而医生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大概4到5倍,多出来的时间,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更充分的沟通。

从医25年,我最自豪的瞬间是我的研究成果能帮助其他同行,从一个医生的成功变为一群医生的成功,这样就可以让更多鼻咽癌患者受益。

不仅仅是鼻咽癌,消化道肿瘤,淋巴瘤、乳腺癌, 泌尿肿瘤……一代又一代中肿医生从青丝走到白发,接力探索,让这些肿瘤的诊疗不断进步,在部分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展现了中国肿瘤医生的力量!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医生的薪火相传: 

多年前,我的老师用严谨的从医治学态度和儒雅谦恭的人格力量,深深影响了我。

如今,我也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医学事业,从我们这一代医生的手里接过接力棒。

作为挑战者,迎难而上,推动医学发展;作为守护者,关爱患者,为守护生命奉献终身。

这是人类历史赋予医者的使命,这是我们面对生命不变的初心!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文朝阳、陈鋆、蒲恒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